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38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改进,由壳体、动触头(1)、静触头、操作机构(2)、牵引杆(3)、牵引杆动作机构和电子漏电检测电路组成,其特征是动触头(1)相对静触头呈竖放状态,牵引杆动作机构为漏电脱扣器(4)、双金属片动作机构(5)和衔铁电磁系统(6),漏电脱扣器为拉钩式脱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漏电断路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体积较小而且能实观100KVA以上变配电设备漏电、过载、短路保护的200A漏电断路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改进,一种200A漏电断路器。目前,国内漏电断路器最大容量为100A,对于出现100A以上变配电设备无法起到漏电保护作用,不能满足电网总漏电及触电、分支路的漏电触电的保护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漏电断路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较小而且能实现100KVA以上变配电设备漏电保护,並进而兼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200A漏电断路器。本技术漏电断路器由机械结构和漏电检测部分组成,主要部件有动、静触头、操作机构、牵引杆、牵引杆动作机构和电子漏电检测电路组成。当漏电断路器正常工作时,没有漏电产生,电子漏电检测机构的零序互感器上的磁通平衡,零序互感器上没有电信号输出,动静触头仍处于闭合状态。当电网有漏电出现时,零序互感器上磁通不平衡,有电信号输出,经电子漏电检测机构检测、放大,送至牵引杆动作机构(一种漏电脱扣器),使牵引杆动作机构动作,通过牵引杆,使操作机构动作,动静触头分离,起到漏电保护作用。本技术兼有短路、过载保护功能。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机械动作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牵引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漏电脱扣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断路器,由壳体、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牵引杆、牵引杆动作机构和电子漏电检测电路组成,动、静触头在电网正常工作状态,呈良好的电接触状态,该漏电断路器具有以下特征:(1)动触头(1)相对静触头呈竖放状态;(2)牵引杆(3)由 调整螺钉(10)、轴(12)、小跳扣(9)和漏电、过载跳板(7)过载跳板(8、9)、短路拉板(13)组成,漏电过载跳板、过载跳板和短路拉板固定在轴(12)上;(3)设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牵引杆动作机构,分别为漏电脱扣器(4)、双金属片动作机 构(5)和衔铁电磁系统(6),该三种动作机构同牵引杆的漏电过载跳板,过载跳板和短路拉板构成动作组,(4)电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由壳体、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牵引杆、牵引杆动作机构和电子漏电检测电路组成,动、静触头在电网正常工作状态,呈良好的电接触状态,该漏电断路器具有以下特征(1)动触头(1)相对静触头呈竖放状态,(2)牵引杆(3)由调整螺钉(10)、轴(12)、小跳扣(9)和漏电、过载跳板(7)过载跳板(8、9)、短路拉板(13)组成,漏电过载跳板、过载跳板和短路拉板固定在轴(12)上,(3)设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牵引杆动作机构,分别为漏电脱扣器(4)、双金属片动作机构(5)和衔铁电磁系统(6),该三种动作机构同牵引杆的漏电过载跳板,过载跳板和短路拉板构成动作组,(4)电子漏电检测电路由零序互感器,电阻R1R2R3和电容C1C2C3构成的平衡输入及抗干扰保护电路、IC漏电专用集成块电容C3、C4C5构成的延时、操声吸收电路。单相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锟徐立恒尹雷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低压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