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包括基板和防护罩体,所述基板水平设置,所述基板顶面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用以固定电子件的布设孔,所述基板两侧均固定有导套,每个所述导套均竖直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导套的外侧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罩体两侧的插块与基板两侧的所述导套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水平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防护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基板顶面,以此来对基板上固定的电子件进行防护,拆分时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抬取下防护罩体,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拆下防护罩体后对电子件进行检修维护,有利于快速操作对电子件的维护。操作对电子件的维护。操作对电子件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小车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智能小车在设计时会使用到大量的电子件,而为了确保电子件的寿命和使用稳定性,需要在电子件的外围加装防护罩进行保护,但是目前的防护罩通常采用加装螺钉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罩住电子件,拆装起来很不方便,当需要对电子件进行维护更换时,不便于快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通过防护罩体两侧的插块与基板两侧的所述导套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水平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防护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基板顶面,以此来对基板上固定的电子件进行防护,拆分时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抬取下防护罩体,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拆下防护罩体后对电子件进行检修维护,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包括基板和防护罩体,所述基板水平设置,所述基板顶面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用以固定电子件的布设孔,所述基板两侧均固定有导套,每个所述导套均竖直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导套的外侧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与相近的所述插槽连通,每个所述安装孔均同轴固定有锁定组件;
[0006]所述防护罩体为底部敞开的盒体结构且放置在所述基板顶面,所述防护罩体的两侧底部均水平延伸固定有翼板,每个所述翼板的底面均竖直固定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插块的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与相近的所述锁定组件横向滑动配合。
[0007]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体为透明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体的前后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开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前后的底部均水平固定有若干个连接片,且每个所述连接片均竖直开设有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为矩形通槽,所述插块为矩形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限位杆和手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安装孔同轴且滑
动配合,两个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外端均伸出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且固定有所述手柄,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手柄和所述导套外侧的部分均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导套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手柄与所述限位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4]采用上述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初始时,所述防护罩体两侧的所述插块与所述基板两侧所述导套的所述插槽一一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插块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锁定组件的所述限位杆均横向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所述插块无法脱出所述插槽,从而此时所述防护罩体贴附放置在所述基板顶面的状态被锁止。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所述基板顶面的所述电子件检修维护时,同时手持两侧的所述手柄外拉通过所述弹簧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脱出对应的所述限位孔,保持所述限位杆的外拉状态即可上抬所述防护罩体使所述插块脱出所述插槽,所述防护罩体随即从所述基板顶面取下,后即可对露出的电子件进行检修维护,维护完成需要再次装上所述防护罩体时,使所述防护罩体两侧的所述插块与所述导套的所述插槽一一竖向对照并下降滑入,同时再次同时手持两侧的所述手柄外拉并通过所述弹簧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收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避免干涉到所述插块的下滑,当所述插块底端经过所述限位杆后松开所述手柄,所述弹簧释放拉伸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抵在所述插块表面,继续下滑所述插块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杆同轴对照,所述弹簧继续释放拉伸状而将所述限位杆再次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完成所述防护罩体的再次快速装上,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拆下所述防护罩体后对电子件进行检修维护,有利于快速操作对电子件的维护。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防护罩体两侧的插块与基板两侧的所述导套竖向滑动配合,且限位杆与限位孔水平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防护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基板顶面,以此来对基板上固定的电子件进行防护,拆分时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抬取下防护罩体,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拆下防护罩体后对电子件进行检修维护,有利于快速操作对电子件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外部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防护罩体;101、散热开口;102、翼板;2、基板;201、连接片;202、布设孔;203、通孔;3、导套;301、插槽;302、安装孔;4、锁定组件;401、手柄;402、弹簧;403、限位杆;5、插块;
50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参见图1
‑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包括基板2和防护罩体1,基板2水平设置,基板2顶面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用以固定电子件的布设孔202,优选电子件布线时可通过基板2竖向钻孔的方式使线缆集中通过。基板2两侧均固定有导套3,每个导套3均竖直开设有插槽301,两个导套3的外侧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孔302,且安装孔302与相近的插槽 301连通,每个安装孔302均同轴固定有锁定组件4。防护罩体1为底部敞开的盒体结构且放置在基板2顶面,防护罩体1的两侧底部均水平延伸固定有翼板 102,每个翼板102的底面均竖直固定有插块5,插块5与插槽301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插块5的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501,且限位孔501与相近的锁定组件4横向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包括基板(2)和防护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水平设置,所述基板(2)顶面中部竖直固定有多个用以固定电子件的布设孔(202),所述基板(2)两侧均固定有导套(3),每个导套(3)均竖直开设有插槽(301);两个导套(3)的外侧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孔(302),且安装孔(302)与相近的插槽(301)连通,每个安装孔(302)均同轴固定有锁定组件(4);所述防护罩体(1)为底部敞开的盒体结构且放置在基板(2)顶面,所述防护罩体(1)的两侧底部均水平延伸固定有翼板(102),每个翼板(102)的底面均竖直固定有插块(5),所述插块(5)与插槽(301)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插块(5)的中部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501),且限位孔(501)与相近的锁定组件(4)横向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体(1)为透明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小车用电子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体(1)的前后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开口(1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小车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李子雄,李晨,刘朝阳,王新蕾,贺文轩,顾雨倩,唐刘,李跃,葛良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