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31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颈部托枕和头部固定架,颈部托枕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头部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颈部托枕可调节角度,头部固定架可调节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与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灵活性高,拿取方便,不需固定在病床上,便于调节,适应不同患者的情况,舒适度高,头部软垫可更舒适的固定患者头部,颈部托枕可完全暴露患者的颈部操作区域,伸缩面罩有效防止了患者呼吸受阻,提高了患者体验感。提高了患者体验感。提高了患者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工作中,患者经常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及腮腺、颌下腺等组织的穿刺活检,或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进行病理检查或治疗给药,目前需患者自行后仰后屈或在颈部垫枕头做辅助措施,若穿刺时间过长,患者很难坚持,尤其年龄过大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因配合不佳,头部乱动,很难顺利完成穿刺操作,缺少专门的辅助穿刺的固定装置,另外,颈部穿刺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无菌洞巾覆盖消毒区,因颈部紧邻面部,患者面部被洞巾遮盖,导致呼吸不畅,尤其部分老年患者或紧张情绪患者,容易憋闷不适,因此缺少能够支起洞巾利于患者正常呼吸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辅助穿刺的固定装置和易引起患者憋闷不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颈部托枕(2)和头部固定架(3),所述颈部托枕(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头部固定架(3)设置于所述底座(1)前端,所述颈部托枕(2)可调节角度,所述头部固定架(3)可调节其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距离与其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贴附有气囊(101),所述气囊(101)可充气调节高度,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二万向球(602),所述底座(1)侧面设有第二旋钮轴(702),所述底座(1)前面设有开口,开口内两侧设有滑轨(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托枕(2)上表面贴附硅胶层(201),所述颈部托枕(2)与所述第二万向球(602)连接,所述颈部托枕(2)的角度通过所述第二万向球(602)调节,所述第二万向球(602)的角度通过拧紧所述第二旋钮轴(70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架(3)底部与第一万向球(601)连接,所述头部固定架(3)的角度通过所述第一万向球(601)调节,所述头部固定架(3)内置头部软垫(4),所述头部固定架(3)一端设有伸缩面罩(301),另一端设有卡环(302),所述卡环(302)为半开放式,所述卡环(302)外端与所述头部固定架(3)固定,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头部固定架(3)侧面设有第三旋钮(7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球(601)下端与调节板(5)连接,所述调节板(5)前端设有第一旋钮轴(701),所述第一万向球(601)的角度通过拧紧所述第一旋钮轴(701)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侠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