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429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机械密封装置,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流体回流箱,回流管,导出管,漏液进管,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漏液出管,单向阀,储液箱和导入管,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右侧;所述的流体回流箱安装在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一端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左侧上部,回流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流体回流箱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循环泵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管的下部以及下侧管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需求将循环泵从上侧管和下侧管上拆下;导向滤网向右下侧倾斜,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方便将料渣从排放管内向外排放。向外排放。向外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动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陶瓷密封环是机械密封中最为关键的部件。
[0003]但是现有的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存在着不方便对水泵拆卸维护,不方便对过滤的料渣进行收集和不方便对漏液内料渣排放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存在着不方便对水泵拆卸维护,不方便对过滤的料渣进行收集和不方便对漏液内料渣排放的问题。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机械密封装置,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流体回流箱,回流管,导出管,漏液进管,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漏液出管,单向阀,储液箱和导入管,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右侧;所述的流体回流箱安装在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一端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左侧上部,回流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流体回流箱的左侧;所述的导出管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漏液进管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安装在漏液进管的下部;所述的漏液出管插接在储液箱的右侧;所述的单向阀螺纹连接在漏液出管的上部;所述的储液箱安装在导出管的下部;所述的导入管一端插接在储液箱的上部左侧,导入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的下部左侧;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包括漏液暂存箱,密封环,导向滤网,排放管,密封盖和连接绳,所述的密封环分别嵌入在漏液暂存箱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同时密封环分别套接在漏液进管的外侧以及漏液出管的外侧;所述的排放管插接在漏液暂存箱的右侧;所述的密封盖螺纹连接在排放管的外部右侧。
[0006]优选的,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包括下侧管,循环泵,上侧管,倾斜滤网,螺纹管和储料瓶,所述的下侧管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上侧管插接在流体回流箱的右侧;所述的螺纹管嵌入在下侧管的下部右侧。
[0007]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管的下部以及下侧管的上部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储料瓶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外侧下部。
[0009]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滤网螺钉安装在漏液暂存箱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导向滤网向右下侧倾斜。
[0010]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漏液暂存箱的右侧,连接绳的另一端胶接在密封盖的右侧中间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的倾斜滤网螺钉安装在下侧管的右下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中,所述的循环泵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管的下部以及下侧管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需求将循环泵从上侧管和下侧管上拆下。
[0014]本技术中,所述的储料瓶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外侧下部,有利于在在使用时方便利用储料瓶对经过倾斜滤网过滤的料渣进行收集储存。
[0015]本技术中,所述的导向滤网螺钉安装在漏液暂存箱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导向滤网向右下侧倾斜,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方便将漏液暂存箱内的料渣经过导向滤网向右侧导落,进而方便将料渣从排放管内向外排放。
[0016]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漏液暂存箱的右侧,连接绳的另一端胶接在密封盖的右侧中间位置,有利于在打开密封盖后能够避免密封盖掉落丢失。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倾斜滤网螺钉安装在下侧管的右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经过下侧管向上输送的水液起到过滤功能,且能够避免料渣进入到循环泵内对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机械密封装置;2、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1、下侧管;22、循环泵;23、上侧管;24、倾斜滤网;25、螺纹管;26、储料瓶;3、流体回流箱;4、回流管;5、导出管;6、漏液进管;7、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1、漏液暂存箱;72、密封环;73、导向滤网;74、排放管;75、密封盖;76、连接绳;8、漏液出管;9、单向阀;10、储液箱;11、导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机械密封装置1,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流体回流箱3,回流管4,导出管5,漏液进管6,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漏液出管8,单向阀9,储液箱10和导入管11,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右侧;所述的流体回流箱3安装在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4一端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左侧上部,回流管4的另一端插接在流体回流箱3的左侧;所述的导出管5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漏液进管6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安装在漏液进管6的下部;所述的漏液出管8插接在储液箱10的右侧;所述的单向阀9螺纹连接在漏液出管8的上部;所述的储液箱10安装在导出管5的下
部;所述的导入管11一端插接在储液箱10的上部左侧,导入管11的另一端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包括漏液暂存箱71,密封环72,导向滤网73,排放管74,密封盖75和连接绳76,所述的密封环72分别嵌入在漏液暂存箱71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同时密封环72分别套接在漏液进管6的外侧以及漏液出管8的外侧;所述的排放管74插接在漏液暂存箱71的右侧;所述的密封盖75螺纹连接在排放管74的外部右侧;所述的导向滤网73螺钉安装在漏液暂存箱7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导向滤网73向右下侧倾斜,在不使用时方便将漏液暂存箱71内的料渣经过导向滤网73向右侧导落,进而方便将料渣从排放管74内向外排放,所述的连接绳76一端胶接在漏液暂存箱71的右侧,连接绳76的另一端胶接在密封盖75的右侧中间位置,在打开密封盖75后能够避免密封盖75掉落丢失。
[0027]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包括下侧管21,循环泵22,上侧管23,倾斜滤网24,螺纹管25和储料瓶26,所述的下侧管21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上侧管23插接在流体回流箱3的右侧;所述的螺纹管25嵌入在下侧管2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循环泵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侧管23的下部以及下侧管21的上部螺纹连接,在使用时方便根据需求将循环泵22从上侧管23和下侧管21上拆下,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机械密封装置(1),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流体回流箱(3),回流管(4),导出管(5),漏液进管(6),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漏液出管(8),单向阀(9),储液箱(10)和导入管(11),所述的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右侧;所述的流体回流箱(3)安装在液料加速循环架结构(2)的左侧;所述的回流管(4)一端安装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左侧上部,回流管(4)的另一端插接在流体回流箱(3)的左侧;所述的导出管(5)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漏液进管(6)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安装在漏液进管(6)的下部;所述的漏液出管(8)插接在储液箱(10)的右侧;所述的单向阀(9)螺纹连接在漏液出管(8)的上部;所述的储液箱(10)安装在导出管(5)的下部;所述的导入管(11)一端插接在储液箱(10)的上部左侧,导入管(11)的另一端插接在机械密封装置(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漏液收集过滤架结构(7)包括漏液暂存箱(71),密封环(72),导向滤网(73),排放管(74),密封盖(75)和连接绳(76),所述的密封环(72)分别嵌入在漏液暂存箱(71)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同时密封环(72)分别套接在漏液进管(6)的外侧以及漏液出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贾祥际王东生童功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西澳维密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