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409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装置、第一引流管、安全引流装置、第二引流管、电子引流装置、第三引流管和引流袋,安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管和引流内管,引流外管底部设置有进液孔,第一引流管通过进液孔与引流外管连接,引流外管顶部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中设置有过滤器,引流外管的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通槽,引流内管位于引流外管内与引流外管滑动连接,引流内管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开口,引流内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孔,第二引流管穿过通槽并通过出液孔与引流内管连接,引流内管的顶部和底部与引流外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该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在病人体内压力变小时能够自动停止引流,有效地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了病人的安全。了病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腰大池引流术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将患者的脑脊液持续引流至体外,缓慢引流脑脊液能带走部分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等。可行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
[0003]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腰大池引流装置,其仅仅只能起到一个引流的作用,即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集液袋内。在使用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调节集液袋的高度,保证引流的顺利进行,并且医护人员不能够清晰的知晓集液袋内的脑脊液容量,同时当集液袋内脑脊液过多时,传统的手段也无法进行报警提示。这就增加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负担,脑脊液量的控制与病情密切相关,过量会引起颅内压过低,造成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该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在病人体内压力变小时能够自动停止引流,有效地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装置、第一引流管、安全引流装置、第二引流管、电子引流装置、第三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安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管和引流内管,所述引流外管底部设置有进液孔,第一引流管通过进液孔与引流外管连接,引流外管顶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外界,并且通气孔中设置有过滤器,引流外管的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通槽,所述引流内管位于引流外管内与引流外管滑动连接,并且引流内管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引流内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正对通槽,所述第二引流管穿过通槽并通过出液孔与引流内管连接,所述引流内管的顶部和底部与引流外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外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值,所述刻度值位于通槽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外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箍组件,所述卡箍组件包括环形束板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环形束板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引流管穿过通孔,所述环形束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第一贴合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二贴合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束板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正对引流外管上的刻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腰大池安全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外管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和升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凌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