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07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本治疗器由耳后支撑板、连接薄膜、耳廓内侧塑型板和粘结胶组成。作为一种特殊设计的单体式塑形装置,本治疗器在外部胶带的配合下,通过与耳廓周边及颞部区域的双面胶相粘合,可以在微创治疗后的愈合期内为已恢复自然形态的耳廓组织提供持续稳定的双向正压,有效解决了传统保守疗法缺乏稳定正压来源的问题,保证治疗窗口期耳廓假性囊肿囊腔的有效闭合,从而为消除死腔恢复耳廓形态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本治疗器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治疗,既能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治愈率,明显减少治疗损伤和耳廓感染的发生,又可以降低操作对环境的要求,显著降低治疗费用。显著降低治疗费用。显著降低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

技术介绍

[0002]耳廓假性囊肿,又称为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等,系由外伤、局部机械刺激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耳廓外侧面囊肿样隆起,临床表现为局限于耳廓软骨内的无菌性浆液性渗出,积液多淤积在软骨内,而非软骨膜和软骨之间。该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变多位于耳廓的上侧面,可单耳或双耳同时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耳廓变形影响美观,如囊肿破溃甚至会导致耳廓组织的感染、坏死。
[0003]目前临床中针对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保守疗法包括导管插入引流、理疗、磁疗、液氮冷冻法、CO2激光治疗、射频疗法、微波凝固治疗、穿刺、囊内药物注射等,主要药物种类有平阳霉素、碘伏、50%高糖、曲安奈德、5

Fu、注射用硫酸氢酯等;手术疗法旨在通过开窗引流、加压包扎,以促进囊壁塌陷,紧贴粘连,直至愈合,主要包括改良开窗引流术、小切口联合PVC片贯穿缝合法、前囊壁软骨切除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小切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包含耳后支撑板(6)、连接薄膜(7)、耳廓内侧塑型板(11)和粘结胶;其中:所述耳后支撑板(6)呈饺子状,包含端面、上侧面和下侧面;其中端面与上侧面的结合处与耳后沟相贴合,端面整体与颞部相贴合,上侧面与耳廓背面相贴合,同时与颞部成角贴合自然角度,上侧面上下缘分别与耳轮上下边界平齐,下侧面与所述连接薄膜(7)平齐;所述耳后支撑板(6)的作用为在耳廓后方提供支撑力;所述连接薄膜(7)位于所述耳后支撑板(6)和耳廓内侧塑型板(11)之间;所述连接薄膜(7)的作用为紧密连接耳后支撑板(6)和耳廓内侧塑型板(11),使其成为一体式模具;所述耳廓内侧塑型板(11)包含结合面和底面;其中结合面与耳廓内侧相贴合,在其上设置有耳舟窝填充部(8)、耳甲腔填充部(9)和三角窝填充部(10),底面与所述连接薄膜(7)平齐;所述耳廓内侧塑型板(11)的作用为完全贴合耳廓内侧各沟壑,维持囊肿引流后恢复的自然形态,使得耳廓内侧各部位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彻底消除死腔;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的外部由粘结胶完全覆盖,所述粘结胶的作用为使得所述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俊龙刘姗李洁倪鑫霍丽蓉陈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