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97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属于医疗防护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面罩本体贴合性差、使用舒适度低、杀菌保护性差的问题,包括面罩本体、进气部以及排气部,面罩本体截面呈水滴状,上端设有固定带,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挂耳和右挂耳,进气部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表面均设有保护装置,进气部下方设有排气部,面罩本体内侧边沿环设有聚氨酯隔离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面罩本体设置为水滴状,使面罩本体紧密贴合面部,通过设置进气部和排气部,令呼吸面罩内外压降得到调整,保证呼吸面罩使用的舒适度,在进气部设置保护装置,对气体有效杀菌,且对使用者形成强有力的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防护装置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呼吸面罩是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多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呼吸面罩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目前现有的呼吸面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松弛,进而贴合度下降,导致保护性能下降,而且大多采用无纺布过滤空气中的飞沫、烟尘,无法起到杀菌保护的作用,同时呼吸气均通过面罩本体进行,容易造成气体混流,导致细菌的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贴合性佳、使用舒适度高、杀菌保护性强的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包括与使用者面部相贴合的面罩本体、设于面罩本体上端的进气部以及设于面罩本体下端的排气部,所述面罩本体截面呈水滴状,上端贴合鼻梁后端部设有固定于头部的固定带,下端贴合人体脸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挂耳和右挂耳,所述进气部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表面均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及里依次覆盖的第一无纺布层、过滤防菌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所述过滤防菌层为壳聚糖季铵盐,所述进气部下方设有排气部,所述面罩本体内侧边沿环设有聚氨酯隔离圈。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为单向进气口,单向进气口为二瓣进气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部为单向排气口,单向排气口为三瓣排气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部外径小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外径之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孔隙率大于第二无纺布层孔隙率。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将面罩本体设置为水滴状,固定带和左右挂耳相互配合,使面罩本体紧密贴合面部,避免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面罩本体与面部贴合性变差的问题;通过设置进气部和排气部,令呼吸面罩内外压降得到调整,保证呼吸面罩使用的舒适度;在进气部设置保护装置,利用壳聚糖缓释性,逐步释放杀菌季铵盐,不仅对气体有效杀菌,对使用者形成强有力的保护,而且令面罩本体使用时限得到延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进气口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排气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面罩本体;2.固定带;3.左挂耳;4.右挂耳;5.第一进气口;6. 第二进气口;7.第一无纺布层;8.过滤防菌层;9.第二无纺布层;10.隔离圈; 11.单向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包括与使用者面部相贴合的面罩本体1、设于面罩本体1上端的进气部以及设于面罩本体1下端的排气部,所述面罩本体1截面呈水滴状,上端贴合鼻梁后端部设有固定于头部的固定带2,下端贴合人体脸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挂耳3和右挂耳4,所述进气部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所述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 表面均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及里依次覆盖的第一无纺布层7、过滤防菌层8以及第二无纺布层9,所述过滤防菌层8为壳聚糖季铵盐,所述进气部下方设有排气部,所述排气部为单向排气口11,单向排气口11为三瓣排气结构,所述面罩本体1内侧边沿环设有聚氨酯隔离圈10。将面罩设置为水滴状,令其在贴合面部的同时通过固定带2、左挂耳3以及右挂耳4使面罩本体1紧密贴合面部,避免面罩因长期使用而松弛,进而与面部贴合不紧密的问题。面罩本体1内侧设置有聚氨酯隔离圈10,使面罩本体1与面部贴合保证紧密的同时避免产生压迫感,而且聚氨酯隔离圈10可对面部皮肤产生的汗液进行吸附,令面部保证干爽。通过在进气部设置保护装置,利用第一无纺布7进行初过滤,过滤防菌层8中季铵盐对空气进行杀菌,壳聚糖缓释颗粒则保证了季铵盐的逐步释放,令面罩使用时间得到延长。
[0019]所述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均为单向进气口,单向进气口为二瓣进气结构。将单向进气口设置为二瓣结构,形成单向气体流动,避免气体回流。
[0020]所述排气部外径小于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外径之和。
[0021]所述第一无纺布层7孔隙率大于第二无纺布层9孔隙率。通过控制第一无纺布7和第二无纺布9的孔隙率,实现初过滤和深层过滤的效果。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面罩本体1覆盖于面部,面罩本体1上部贴合鼻梁后将固定带2固定于头部,左挂耳3和右挂耳4分别挂入左耳和右耳,使用者通过进气部自由呼吸,气体经第一无纺布7初过滤后进入过滤防菌层8,经季铵盐杀菌后穿过第二无纺布9进入人体呼吸道,由于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6的二瓣结构,呼出气只能由排气部排出,有效防止带菌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
[0023]综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使用者面部相贴合的面罩本体、设于面罩本体上端的进气部以及设于面罩本体下端的排气部,所述面罩本体截面呈水滴状,上端贴合鼻梁后端部设有固定于头部的固定带,下端贴合人体脸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挂耳和右挂耳,所述进气部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表面均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及里依次覆盖的第一无纺布层、过滤防菌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所述过滤防菌层为壳聚糖季铵盐,所述进气部下方设有排气部,所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