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8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炒锅锅盖包括:开设有通气孔的盖体;排气件,安装于通气孔,排气件能够在贯通通气孔的第一位置或封闭通气孔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上述炒锅锅盖,当在使用设有该炒锅锅盖的烹饪器具时,控制排气件处于贯通通气孔的第一位置,当对炒锅本体进行加热时,炒锅本体内的水受热产生水蒸汽,水蒸汽可通过通气孔排出。当对炒锅本体停止加热时,此时可将排气件切换至封闭通气孔的第二位置,容纳腔内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环境,从而达到给容纳腔内的食物保鲜的目的,而无需将食物从容纳腔内取出并保存在其它容器内。在其它容器内。在其它容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炒锅作为厨房中必备的厨具,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物的烹饪过程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03]但是,目前的炒锅通常仅用于烹饪食物,而如果食物烹饪过多需要留到下一餐食用,通常需要用其它器具密封后放入冰箱等设备中储存以防止食物变质。食用时,再将食物从冰箱中取出加热,这种保鲜方法显然占用了冰箱的储存空间,且在食物的转移过程中容易污染食物,且操作复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采用炒锅烹饪后的食物保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该炒锅锅盖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可以达到提高由炒锅烹饪后的食物的保鲜便利性的技术效果。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炒锅锅盖,所述炒锅锅盖包括:
[0006]开设有通气孔的盖体;及
[0007]排气件,安装于所述通气孔,所述排气件能够在贯通所述通气孔的第一位置或封闭所述通气孔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锅盖包括:开设有通气孔(4141)的盖体(41);及排气件(43),装设于所述盖体(41),所述排气件(43)能够在贯通所述通气孔(4141)的第一位置或封闭所述通气孔(4141)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气件(4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气件(43)与所述通气孔(4141)的孔壁之间存在间隙以允许气流从所述通气孔(4141)流过;当所述排气件(4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气件(43)与所述通气孔(4141)的孔壁存在过盈配合以阻挡气流在所述通气孔(4141)中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4141)包括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4141a)与第二通气孔(4141b),且所述第一通气孔(4141a)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气孔(4141b)的内径;所述排气件(4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气部(432)与第二排气部(433),且所述第一排气部(4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部(433)的外径;当所述排气件(4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排气部(432)位于所述第二通气孔(4141b)外;当所述排气件(4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排气部(432)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部(4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孔(4141b)的孔壁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部(432)包括第一排气部主体(4321)及排气密封件(4323),所述排气密封件(4323)套设于所述第一排气部主体(4321)外,所述排气密封件(432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林灵彪刘子龙夏鹏王俊程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