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78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2
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有轮椅本体,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框架内的折叠式单元,设置在折叠式单元上面的坐板,所述坐板下面还设置有一带有排出口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位置与人体臀部相对应;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折叠式单元上连接有能相对所述折叠式单元拆卸的用于坐便的便盆或是用于坐浴的坐浴盆,患者能择一性地选择将所述便盆或是坐浴盆对应地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之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轮椅,平时可以作为普通轮椅使用,也可以进行折叠,方便汽车运输或收纳储藏;所述多功能轮椅坐板,可向上翻折,不会干扰轮椅进行折叠,也便于手脚不便或身体残疾的患者一侧一侧进行翻折。不便或身体残疾的患者一侧一侧进行翻折。不便或身体残疾的患者一侧一侧进行翻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轮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载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轮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人群的不断扩增,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如厕就是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各种原因,老人身旁不会时时刻刻有人照顾,如碰到万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要想解决大小便后的下身清洗问题就更加困难,目前借助轮椅来解决行动不便人群的大小便问题,也只是在轮椅的坐板上简单的开个孔,然后将便盆放到轮椅的坐板下,挪动便盆非常不方便,很有可能造成粪便倾洒、空气污浊、清理不便等一系列困难。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0910143915.7(授权公告号为CN10190478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具有坐便和坐浴功能的折叠轮椅》公开了一种具有坐便和坐浴功能的折叠轮椅,包括车架、可折叠连接杆、坐板、折叠托板装置、清洗机构、烘干机构、可升降靠背、支撑连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一对平行的主框架,两框架通过可折叠连接杆铰接相连;所述可折叠连接杆为两段式杆结构,中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其中一段连接处有限位搭板;所述坐板为两块对称的平板,平板中间开有坐便、冲洗、放置坐浴盆用的开孔,所述坐板底部还设有滑道;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注水机构及冲洗机构;所述车架扶手处设有折叠托板装置,所述折叠托板装置包括收纳盒及位于收纳盒内的折叠臂与折叠平板;所述烘干机构固定于车架坐板支撑结构下方位于坐板下。但是电动轮椅功耗大,制造成本高,价格贵,不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人群使用的带有坐便和坐浴功能且成本不高的多功能轮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轮椅,也就是说,身体残疾的人可以直接使用轮椅进行坐便或坐浴的多功能轮椅。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多功能轮椅,包括有轮椅本体,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内的折叠式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式单元上面的坐板,从而实现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或折叠,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折叠式单元能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两段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
[0007]而所述坐板为活动坐板,在所述坐板下面还设置有一带有排出口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位置与人体臀部相对应;
[0008]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折叠式单元上连接有能相对所述折叠式单元拆卸的用于坐便的便盆或是用于坐浴的坐浴盆,患者能择一性地选择将所述便盆或是坐浴盆对应地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之下。
[0009]为了便于轮椅折叠,优选地,所述坐板为两块对称的平板,所述两块对称的平板通
过铰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两侧,所述坐板可沿所述轮椅本体两侧向上翻折,从而实现能在所述坐板沿着所述轮椅本体两侧向上翻折的状态下,能暴露出带有排出口的所述支撑板。
[0010]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包括两组相对设置、与轮椅本体的框架两侧扶手相垂直并相互铰接的两组连杆,其中第一组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组包括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撑杆两端,所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铰接在第二支撑杆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轮椅本体的框架两侧扶手相平行设置,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中对应两侧扶手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从中间向上进行折叠,呈倒“V”形。
[0011]作为改进,所述折叠式单元包括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第七连杆上端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六连杆和第八连杆上端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五连杆和第七连杆下端铰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六连杆和第八连杆下端铰接有第四支撑杆;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内侧下方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第三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折叠或展开时,所述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呈“X”形。
[0012]为了使便盆和坐浴盆更好地固定连接在折叠式单元上,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单元内侧还设置有气弹簧装置,所述气弹簧装置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上,另一端分别与便盆和坐浴盆相连。
[0013]作为改进,所述便盆或坐浴盆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处时,可以向下按压便盆或坐浴盆,从而挤压所述气弹簧装置,使便盆或坐浴盆固定在所述折叠式单元两侧,呈“V”形;
[0014]或者所述便盆或坐浴盆位于所述折叠式单元两侧时,可以向上拉伸便盆或坐浴盆,所述气弹簧装置给予便盆或坐浴盆一个支撑力,使便盆或坐浴盆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处之下。
[0015]为了便于便盆和坐浴盆相对支撑杆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便盆或坐浴盆借助一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
[0016]为了患者更容易地进行注水,优选地,所述坐浴盆设置有注水口,所述轮椅本体一侧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可以与所述坐浴盆的注水口相连,坐浴药剂能通过通水管道注入坐浴盆。
[0017]为了方便患者掌握药液配置比例及将药液直接注入坐浴盆中,优选地,所述药剂配置盒能拆卸地挂设在所述轮椅本体的框架两侧扶手的其中一侧,所述药剂配置盒上标注有刻度线,所述药剂配置盒包括有与所述通水管道的注水端相连的第一开口,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轮椅,平时可以作为普通轮椅使用,也可以进行折叠,方便汽车运输或收纳储藏;所述多功能轮椅坐板,可向上翻折,不会干扰轮椅进行折叠,也便于手脚不便或身体残疾的患者一侧一侧进行翻折;另外患者能择一性地选择将所述便盆或是坐浴盆对应地位于所述支撑板的排出口之
下,进行坐便或者坐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选择坐浴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选择便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多功能轮椅的折叠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6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 1,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框架内的折叠式单元2以及设置在折叠式单元2上面的坐板3,从而实现轮椅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或折叠,
[0027]如图5所示,轮椅本体1框架上设置有折叠式单元2,该折叠式单元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有轮椅本体(1),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内的折叠式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式单元(2)上面的坐板(3),从而实现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或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单元(2)能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两段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而所述坐板(3)为活动坐板,在所述坐板(3)下面还设置有一带有排出口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排出口位置与人体臀部相对应;在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能被稳定地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折叠式单元(2)上连接有能相对所述折叠式单元(2)拆卸的用于坐便的便盆(5)或是用于坐浴的坐浴盆(6),患者能择一性地选择将所述便盆(5)或是坐浴盆(6)对应地位于所述支撑板(4)的排出口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3)为两块对称的平板,所述两块对称的平板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轮椅本体(1)两侧,所述坐板(3)可沿所述轮椅本体(1)两侧向上翻折,从而实现能在所述坐板(3)沿着所述轮椅本体(1)两侧向上翻折的状态下,能暴露出带有排出口的所述支撑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包括两组相对设置、与轮椅本体(1)的框架两侧扶手相垂直并相互铰接的两组连杆,其中第一组包括有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二组包括有第三连杆(43)和第四连杆(44),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三连杆(43)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撑杆(2a)两端,所述第二连杆(42)和第四连杆(44)分别铰接在第二支撑杆(2b)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2a)和第二支撑杆(2b)与轮椅本体(1)的框架两侧扶手相平行设置,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中对应两侧扶手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2a)和第二支撑杆(2b)的第一固定结构(91)和第二固定结构(92);在所述轮椅本体(1)的框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和第四连杆(44)从中间向上进行折叠,呈倒“V”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单元(2)包括第五连杆(21)和第六连杆(22),第七连杆(23)和第八连杆(24),所述第五连杆(21)和第七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敏余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