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58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沿大方岩体高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呈阶梯状布置的多排爆破孔,每排有多个爆破孔,爆破孔的孔壁底部为平面结构,爆破孔的孔壁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聚能爆破部和第三聚能爆破部,第二聚能爆破部和第三聚能爆破部相对设置,第二聚能爆破部的中心轴线与第三聚能爆破部的中心轴线均与爆破孔的孔壁底部所在平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聚能爆破部和第三爆破聚能部的结合将大方岩石上爆破孔孔壁底部对应的平面爆破成平整的表面,爆破完成之后稍微修整一下即可进行坡道美化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山体爆破技术,具体为一种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山体坡道进行修整、美化时,需要用到爆破技术,大部分山体上都有许多岩石,针对仅含有小岩石的山体,在山体上布置爆破点,将小岩石与土一起爆破,爆破完之后进行人工修整成阶梯状结构,之后种植绿植或花草对坡道进行美化;但是对于含有许多大岩石的山体或者石头山体,如果采用与普通山体一样的爆破点布置结构,爆破之后的岩石表面不平整,不能直接在山石表面进行美化施工,根据爆破之后的岩石形状往往需要进行二次爆破,二次爆破之后还需要人工对山石表面进行开凿、打磨,使山石的表面平整,才能满足后续的施工或美化作业的要求。进行二次爆破以及人工开凿、打磨过程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还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含有许多大岩石的山体或者石头山体爆破之后山体上的岩石表面不平整,需要进行二次破爆破以及人工开凿、打磨,既浪费人力,又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山坡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大方岩体高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呈阶梯状布置的多排爆破孔(1),每排有多个爆破孔(1),所述爆破孔(1)的孔壁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爆破孔(1)的孔壁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聚能爆破部(12)和第三聚能爆破部(13),所述第二聚能爆破部(12)和第三聚能爆破部(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聚能爆破部(12)的中心轴线与第三聚能爆破部(13)的中心轴线均与爆破孔(1)的孔壁底部所在平面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能爆破部(12)的中心轴线与第三聚能爆破部(13)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孔(1)的孔壁顶部设置有第一聚能爆破部(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能爆破部(11)、第二聚能爆破部(12)和第三聚能爆破部(13)沿着爆破孔(1)的周向呈等腰三角状分布。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山坡坡道上大方岩体爆破孔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孔(1)包括第一平面段(Ⅰ)、第一曲面段(Ⅱ)、连接段和第三曲面段(

),所述第一平面段(Ⅰ)自前往后依次通过第一曲面段(Ⅱ)和连接段与第三曲面段(

)连接,所述第二聚能爆破部(12)设置在第一曲面段(Ⅱ)上,所述第一聚能爆破部(11)设置在第三曲面段(

)上,所述第一平面段(Ⅰ)、第一曲面段(Ⅱ)、连接段和第三曲面段(

)均沿着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涛胡敏马建磊宋巧燕王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