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包括钢管,钢管两端设有车轮,车轮的轮轴上套装轴承,轴承安装于钢管中;钢管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卡扣,卡扣包括一个固接于钢管上的抱环,抱环顶部设有顶帽,顶帽上表面与平板重物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利用多个钢管与撬棍缓慢移动重物方法,以车轮行走代替钢管混凝土,与地面接触少,行走更加平稳,节省人力方便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构件移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厂工程中,部分材料因空间问题无法使用机械吊装运输,只能通过人力搬运,而大部分构件体积、重量较大,人力搬抬耗费人力,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大。尤其是面积较大平板构件,若完全人力搬运,需要2至4以上多人进行搬抬。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人工负荷提供了一些辅助工具,具体搬运操作为:将平板放在地面上,用撬棍将平板一端撬起来,向平板上塞入多根钢管,通过钢管减少平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平板在地面上拖移。这种方法确实减轻的工人的劳动付出,为施工提供方便,但是这种多钢管辅助的方法也有很多缺陷:一需要运输地面平整;二需要搬运构件表面平整,否则移动过程中平板重物会非常颠簸,甚至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平板重物运输工具。
[0004]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包括钢管,钢管两端设有车轮,车轮的轮轴上套装轴承,轴承安装于钢管中;钢管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卡扣,卡扣包括一个固接于钢管上的抱环,抱环顶部设有顶帽,顶帽上表面与平板重物面接触。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7]本技术对地面平整度容忍度高,在不平整或有石子颗粒的地面上仍然可以实现重物移动,可减少钢管材料的磨损消耗,工作人员推动构件时较为省力,节省人力与物力调配,移动过程中少有障碍,卡顿情况,构件移动速度加快,提高工作效率;平板重物前后没有钢管需要导换,方便固定的卸载,跨度较大的两侧车轮为行走点,便于调整重物放置位置与角度。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9]所述抱环为由上环瓣和下环瓣组成,上环瓣与下环瓣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抱环结构安装方便。
[0010]所述顶帽为上环瓣顶部固接的一块平钢板。小块钢板结构的顶帽易制作。
[0011]所述顶帽是一个T型块,T型块与上环瓣顶部固接。T型块结构与与抱环一体结构节点更大,能承受载重较大的重物。
[0012]顶帽中镶嵌有钮扣式电磁铁。电磁铁针对亲磁材料的平板构件移动,避免移动过程中构件滑脱。
[0013]一根钢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两个卡扣达到平衡。
[0014]所述顶帽上表面设有摩擦系数大的衬垫。顶帽与平板摩擦力大,避免在惯性下平
板滑脱,易制动。
[0015]顶帽上表面长宽35mm。
[0016]所述车轮半径大于钢管半径3cm。此结构车轮仅是比钢管稍大,即能使钢管悬空移动,又避免重心太高平板不稳,倾倒时受撞击太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工具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车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卡扣实施例一;
[0020]图4为本技术卡扣实施例二
[0021]图5 为本技术卡扣实施例三;
[0022]图6 为本技术使用参考图。
[0023]图中:车轮1、钢管2、卡扣3、轴承4、电磁铁5、平板重物6、顶帽3

1、上环瓣3

2、下环瓣3

3、销轴3

4、螺栓3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参见图1、图2, 本技术提供的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包括钢管2,钢管2两端设有车轮1,车轮1的轮轴上套装轴承4,轴承4安装于钢管2中;钢管2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卡扣3,卡扣3包括一个固接于钢管上的抱环,抱环顶部设有顶帽3

1,顶帽3

1上表面与平板重物6面接触。
[0026]本技术提供的辅助工具主要主包括三部分:
[0027]车轮1,车轮采用特制金属钢轮;它是通过轴承4与钢管2活动连接的。在钢管2承托平板重物6移动时,车轮1转动,钢管2不需要转动。本技术所述平板重物6不限于平板,还包括底面为平面的重物。
[0028]卡扣,卡扣3可以选用金属材质特的。卡扣3结构为本技术特制的结构,具体为:卡扣3包括一个固接于钢管2上的抱环,抱环顶部设有顶帽3

1。抱环由上环瓣3

2和下环瓣3

3组成,上环瓣3

2与下环瓣3

3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帽3

1指卡扣3与平板重物6接触的承托面。
[0029]如图3所述,卡扣的第一个实施例,顶帽3

1为上环瓣3

2顶部固接的一块平钢板,此实施例,为将容易获取的一块钢板焊接在抱环上,形成承托面,比较容易制作。作为卡扣的变形,如图4所示,实施二,为了构造与平板接触的面,顶帽3

1还可以是在上环瓣3

2顶部通过切削制成的平面。实施三,如图5所示,顶帽3

1是一个T型块,T型块与上环瓣3

2顶部固接,该实施例顶帽3

1与抱环节点范围大,刚度好,能承受载重较大的重物。
[0030]进一步,顶帽3

1中镶嵌有钮扣式电磁铁5。电磁铁5针对亲磁材料的平板重物6移动,避免移动过程中构件滑脱。
[0031]使用时,为保证平板重物的平衡,一根钢管2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3。两卡扣3间距根据重物大小设置。如图6所示,在平板重物6前、后分别设置上述工具,平板重物6在钢管2
上放稳后,通过推动平板重物6,使其移动到所需场地。
[0032]所述车轮1半径大于钢管2半径3cm。此结构车轮仅是比钢管稍微小一些,即能使钢管2悬空移动,又避免重心太高平板重物6不稳,倾倒时受撞击太大。当然也可以安装较大的车轮1,相较于原来的钢管滚动,本技术的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能避免地面不平造成重物不稳振动、或者滑脱的问题。
[0033]所述顶帽3

1上表面设有摩擦系数大的衬垫(未示出)。顶帽3

1与平板重物摩擦力大,避免在惯性下平板重物滑脱,有利于到位后及时停止。
[0034]顶帽3

1上表面长宽35mm。当然不限于此尺寸的顶帽。
[0035]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改变了传统利用多个钢管与撬棍缓慢移动重物方法,以车轮行走代替钢管混凝土,与地面接触少,对地面平整度容忍度高,在不平整或有石子颗粒的地面上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包括钢管(2),其特征在于:钢管(2)两端设有车轮(1),车轮(1)的轮轴上套装轴承(4),轴承(4)安装于钢管(2)中;钢管(2)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卡扣(3),卡扣(3)包括一个固接于钢管(2)上的抱环,抱环顶部设有顶帽(3

1),顶帽(3

1)上表面与平板重物(6)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环为由上环瓣(3

2)和下环瓣(3

3)组成,上环瓣(3

2)与下环瓣(3

3)一端通过销轴(3

4)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3

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重物人力运输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3

1)为上环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杭明泽沈阳邵常志毕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