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建平专利>正文

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4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解决的是现有基座由于其与机架连接的螺纹孔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而在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时,须先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给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基座,是在基座的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作为改进,在基座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机架的对应部分连接的凹槽。由于基座的侧面不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所以在不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的情况下就能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不但方便,而且安全可靠。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座外形尺寸较小,不会遮挡智能化断路器的调节孔和显示孔,调节方便,使用简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尤其是连接智能化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
技术介绍
基座是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连接件。现有的基座,其前端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连接,后端与断路器的前端面连接。对于用在普通的断路器上的基座,其外形尺寸较大,在其前端不但开有若干用于与断路器相连接的通孔(螺栓穿过该通孔而与在断路器的前端面上的螺纹孔连接),还开有若干用于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连接的螺纹孔(螺栓穿过机架上的通孔而与该螺纹孔连接)。对于智能化断路器,由于其前端面有调节孔(用于调节断路器的安全电流等)或显示孔(用于显示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安全电流等),若采用连接普通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由于这种基座外形尺寸较大,它会遮挡住智能化断路器的调节孔和显示孔,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用户需要对断路器调节或观察断路器的运行状态时,则须将基座和电动操作机构拆卸下,这就很麻烦;另外,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工作状态时。为此,为了使得智能化断路器安装基座后,其调节孔和显示孔仍然露出而不被基座挡住,需要缩小电动操作机构和基座的外形尺寸。缩小基座的外形尺寸后,基座上的若干用于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连接的螺纹孔必然向着基座的中心移动,因此这些螺纹孔又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时,必须先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这给操作带来不便,也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现有基座由于其与机架连接的螺纹孔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而在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时,须先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给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述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特征在于基座的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由于基座的侧面不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在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时,不用先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可直接对带有外壳的电动操作机构进行有关操作,不但方便,而且安全可靠,克服了现有的基座的前端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相连接而造成的缺陷。作为改进,在基座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机架的对应部分连接的凹槽。机架的对应部分可伸入所述凹槽。这种机架与基座前端凹槽的联接结构,不需安装螺钉,且结构简单,成本小。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设置在基座前端的下边缘部,所述基座的上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或者,所述凹槽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左边缘部,所述基座的右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由于一般电动操作机构上下方的空间比其左右侧的空间大一些,所以机架与基座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连接时,比其与基座的右侧面(或左侧面)连接时,操作更加方便。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基座,基座的侧面与机架的连接结构为在基座的侧面开有螺纹孔,在机架上开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螺纹孔可设在基座的侧面上的沉孔内。上述的螺纹孔可以是在相应的孔内设置螺母形成的。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基座,基座与断路器的连接结构为在基座的周边开有若干通孔,螺栓可穿过所述通孔而与智能化断路器前端面上的相应螺纹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基座的侧面不被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所遮挡,在不卸下电动操作机构的外壳的情况下就能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不但方便,而且安全可靠。2、基座的外形尺寸可以较小,不会遮挡智能化断路器的调节孔和显示孔,调节方便,使用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基座与断路器和智能化电动操作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基座的左视图。具体的实施方式图1、2中所示的连接智能化断路器2与电动操作机构4的基座1,其后端20与智能化断路器2的前端面3连接;基座1还与电动操作机构4的机架5连接,机架5又通过螺栓6与电动操作机构4的外壳7连接。智能化断路器2的开关9穿过基座1而伸入到电动操作机构4的滑板10中。由于基座1的外形尺寸较小,智能化断路器2的前端面3的下部的调节孔和显示孔8未被基座1遮挡。在基座1的前端11的下边缘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2,机架5的相应部分13可伸入所述凹槽12内。基座1的上侧面14上开有两个沉孔15,沉孔15内开有孔16。孔16内固定连接有螺母21,形成螺纹孔。机架5的相应部分19伸入到沉孔15内,并且开有通孔,螺栓17穿过所述通孔而与孔16内的螺母21连接。通过凹槽12和螺栓17的定位,使得机架5被连接在基座1上。由于基座1的上侧面14不被电动操作机构4的外壳7所遮挡,在安装、拆下或检修电动操作机构4时,可直接拧下螺栓17,然后再向上移动电动操作机构4,使机架5的相应部分13脱离凹槽12,即可将带有外壳7的电动操作机构4卸下。操作简单安全。之所以在上侧面14上开沉孔15,再在沉孔内开螺纹孔,而不在上侧面14上直接开螺纹孔,是为了使得螺栓17沉入沉孔15内,而不漏出基座1的外表面,这样一是美观,二是更安全。基座1后端与智能化断路器2的前端面3连接方式为在基座1的周边开有四个通孔18,螺栓穿过通孔18而与智能化断路器前端面3上的相应的四个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连接。图1中的出现了两处局部剖视,为了使得这两处局部剖视与图1相区别,两处局部剖视中的基座以及机架5的相应部分13和19的剖面线与图1中的基座、机架5的剖面线有所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的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断路器与电动操作机构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的侧面与电动操作机构的机架的相应部分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在基座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机架的对应部分连接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基座前端的下边缘部,所述基座的侧面为基座的上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左边缘部,所述基座的侧面为基座的右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其良楼铭达徐惠兴
申请(专利权)人:莫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