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3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安装组件。该天线安装组件,通过设置半球腔体的整流罩,以及在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整流罩支撑板、天线承重加强筋、三个支撑架加强筋和多个连接加强筋,相较于使用圆柱形或立方体形的整流罩及厚度均匀的平板结构的天线安装板,在相同承重要求下,重量更轻。且,通过设置第二厚度的挡水条,使得该挡水条的厚度大于整流罩支撑板的厚度,从而使得雨水不易顺着整流罩支撑板进入安装板本体,保护位于安装板本体上的天线不被雨水浸泡。装板本体上的天线不被雨水浸泡。装板本体上的天线不被雨水浸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安装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容纳天线的整流罩和天线安装板的组合一般为圆柱形或立方体形,存在体积较大且浪费容纳空间,及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且,现有天线安装板一般为一个厚度均匀的平板。这种平板结构的天线安装板存在重量较大和雨水容易浸泡天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较轻、体积较小及能遮挡雨水使雨水不易浸泡天线的天线安装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安装组件,所述天线安装组件包括:天线安装板、整流罩和三个天线安装支架;
[0005]所述天线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板本体、挡水条、整流罩支撑板、天线承重加强筋、三个支撑架加强筋和多个连接加强筋,所述安装板本体为第一厚度的椭圆平板,所述挡水条为第二厚度的椭圆环,所述整流罩支撑板为第三厚度的椭圆环状平板,且,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所述支撑架加强筋和天线承重加强筋呈圆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安装组件包括:天线安装板(10)、整流罩(20)和三个天线安装支架(30);所述天线安装板(10)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板本体(11)、挡水条(12)、整流罩支撑板(13)、天线承重加强筋(14)、三个支撑架加强筋(15)和多个连接加强筋(16),所述安装板本体(11)为第一厚度的椭圆平板,所述挡水条(12)为第二厚度的椭圆环,所述整流罩支撑板(13)为第三厚度的椭圆环状平板,且,所述第一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和天线承重加强筋(14)呈圆环形,所述连接加强筋(16)呈条形;所述挡水条(12)、整流罩支撑板(13)、天线承重加强筋(14)、三个支撑架加强筋(15)和多个连接加强筋(16)均位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1)的第一侧面;且,所述挡水条(12)环绕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1)之外,所述整流罩支撑板(13)环绕于所述挡水条(12)之外;所述天线承重加强筋(1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1)的中部;三个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呈三角形分布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1),且每个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位于所述天线承重加强筋(14)与所述挡水条(12)之间;多个所述连接加强筋(16)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1),且每个所述连接加强筋(16)连接于所述天线承重加强筋(14)与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之间、或连接于所述天线承重加强筋(14)与所述挡水条(12)之间、或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与所述挡水条(12)之间、或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之间,或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加强筋(16)之间;所述整流罩(20)包括半球腔体(21)和环绕于所述半球腔体(21)边缘的第一法兰盘(22);每个所述天线安装支架(30)包括设置于第一端部的第二法兰盘(311);所述天线安装组件在组合状态下,所述整流罩(20)罩设于所述天线安装板(10)的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法兰盘(22)与所述整流罩支撑板(13)连接,每个所述天线安装支架(30)与所述天线安装板(10)的第二侧面连接,且三个所述天线安装支架(30)的第二法兰盘(311)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本体(11)的第二侧面连接,且三个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安装板本体(11)的连接处分别与三个所述支撑架加强筋(15)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袁毅余永立苏永红魏司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精创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