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2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其包括转轴、盒体、盒盖和弹性件,转轴设于盒体或盒盖上,盒盖可绕转轴转动以相对盒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盒盖位于第一位置以盖合盒体,盒盖位于第二位置以相对盒体打开预设角度,弹性件设在转轴的周侧,盒盖相对盒体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盒盖挤压并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盒盖相对盒体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件的弹性力释放以辅助盒盖转动,并将盒盖限位在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弹性件的造价相对较低,且通过挤压弹性件获得盖合阻尼手感,适于在长期翻盖中有效保证阻尼手感,有效提升翻盖体验。有效提升翻盖体验。有效提升翻盖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无线耳机的充电盒主要通过翻盖结构实现打开和闭合,由于耳机需要频繁取用,使得需要对充电盒进行频繁的翻盖动作,因此对翻盖结构的设计提出考验,需要尽可能既要做到生产效率高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又要兼顾耐用度、持久度和简单易用度,翻盖结构一直是耳机制造过程的难点之一。
[0003]现有主流的翻盖结构主要为以下两种:
[0004]1、如图1所示,该翻盖结构的核心部件为金属转轴和塑胶弹片,翻盖过程塑胶弹片提供阻尼手感。尽管该结构的生产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塑胶弹片的耐磨性低,经实验测得,该翻盖结构一般持续翻盖3000次左右时,塑胶弹片即会出现磨损现象,导致翻盖过程失去阻尼手感,影响翻盖体验。
[0005]2、如图2所示,该翻盖结构的核心部件为金属转轴和金属弹片,翻盖过程金属弹片提供阻尼手感。尽管金属弹片的耐久性高,经实验测得,该翻盖结构一般持续翻盖5000次左右时,金属弹片才会出现弹性疲劳。但是,金属弹片造价相对塑胶弹片较高,且金属弹片需要通过单独上螺丝进行组装,无疑增大了组装成本,且组装过程需要较高装配度,才能避免长期使用时产生金属摩擦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弹性件的造价相对较低,且通过挤压弹性件获得盖合阻尼手感,适于在长期翻盖中有效保证阻尼手感,有效提升翻盖体验。
[0007]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其包括转轴、盒体、盒盖和弹性件,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盒体或盒盖上,所述盒盖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相对所述盒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以盖合所述盒体,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相对所述盒体打开预设角度,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转轴的周侧,所述盒盖相对所述盒体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盒盖挤压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所述盒盖相对所述盒体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释放以辅助所述盒盖转动,并将所述盒盖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弹性件环设在转轴的周侧,盒盖相对盒体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盒盖挤压并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盒盖相对盒体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件的弹性力释放以辅助盒盖转动,并将盒盖限位在第二位置,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弹性件的造价相对较低,且通过挤压弹性件获得盖合阻尼手感,适于在长期翻盖中有效保证阻尼手感,有效提升翻盖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弹性件将盒盖限位在第二位置,以限定盒盖相对盒体的打开角度,有效提升盒盖相对盒体打开的稳定性。
[0009]较佳地,所述盒盖和/或盒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定位凹槽。
[0010]具体地,所述定位凹槽环设在所述转轴的周侧。
[0011]较佳地,所述盒体设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盒盖对应所述第一凹槽部设有第二凹槽部,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并共同围成所述定位凹槽。
[0012]较佳地,所述预设角度为90
°
,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相互垂直。
[0013]较佳地,所述弹性件为O型橡胶圈,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定位凹槽内,以环设在所述转轴的周侧。
[0014]较佳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用于将所述盒盖保持盖合所述盒体。
[0015]较佳地,所述保持结构包括相互吸引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盒盖,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盒体。
[0016]较佳地,所述保持结构包括卡凸和用于供所述卡凸卡合的卡槽,所述卡凸和卡槽中的一者形成于所述盒盖,另一者形成于所述盒体。
[0017]较佳地,所述盒体或盒盖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轴的安装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翻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翻盖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闭合状态下的又一剖视图;
[0023]图6是图5拆除弹性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的耳机充电盒打开状态下的又一剖视图;
[0026]图9是图8拆除弹性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8]请参阅图3

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转轴10、盒体20、盒盖30和弹性件40,其中,转轴10设于盒体20上,较佳者,盒体20设有用于安装转轴10的安装座80,转轴10限位在安装座80上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轴10设于盒盖30上,此时,盒盖30设有用于安装转轴10的安装座80,转轴10限位在安装座80上转动。
[0029]盒盖30可绕转轴10转动以相对盒体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如图4和图5所示,盒盖30位于第一位置以盖合盒体20,如图7和图8所示,盒盖30位于第二位置以相对盒体20打开预设角度。较佳者,本实施例的预设角度为90
°
,盒盖30相对盒体20完全打开时,盒盖30所在平面垂直于盒体20所在平面。
[0030]弹性件40设在转轴10的周侧,盒盖30相对盒体20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盒盖30挤压并克服弹性件40的弹性力,盒盖30相对盒体2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件40的弹性力释放以辅助盒盖30转动,并将盒盖30限位在第二位置。
[0031]较佳地,盒体20设有第一凹槽部51,盒盖30对应第一凹槽部51设有第二凹槽部52,盒盖3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凹槽部51和第二凹槽部52如图9所示的位于同一水平面,并共同围成环设在转轴10周侧的定位凹槽50;盒盖3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凹槽部51与第二凹槽部52如图6所示的相互垂直。
[0032]优选地,弹性件40为O型橡胶圈,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挤压该弹性件40可使弹性件40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弹性件40安装在定位凹槽50内,由于定位凹槽50环设在转轴10周侧的定位凹槽50,使得弹性件40也环设在转轴10周侧。通过合理设置弹性件40置入定位凹槽50内的张紧度,可以调整在盒盖30相对盒体20完全打开时,弹性件40拉紧盒盖30和盒体20,从而将盒盖30和盒体20的打开角度限定为90
°

[0033]当然,盒盖30和盒体20的打开角度还可以为诸如60
°
、70
°
、80
°
或1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转轴、盒体和盒盖,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盒体或盒盖上,所述盒盖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相对所述盒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以盖合所述盒体,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相对所述盒体打开预设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转轴的周侧,所述盒盖相对所述盒体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盒盖挤压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所述盒盖相对所述盒体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释放以辅助所述盒盖转动,并将所述盒盖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和/或盒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定位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环设在所述转轴的周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盒盖对应所述第一凹槽部设有第二凹槽部,所述盒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谢嗣海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