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22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属于农业种植中播种技术领域。其包括穴斗存放平台,穴斗存放平台上表面凹入开设有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一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备播种位,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面且从远离各预备播种位的一端朝向各预备播种位所在的一端逐渐降低;底壁上相邻于各预备播种位分别开设有播种通道孔;底壁上于预备播种位和对应的播种通道孔之间还设有凸起的翻转横槛,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与底壁的倾斜方向对应。本结构的穴斗存放空间可存放穴斗;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备播种位可方便成排播种;底壁为倾斜面可使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被投种后,自动有穴斗补充到预备播种位上来,方便下一次播种的即时播种。下一次播种的即时播种。下一次播种的即时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中播种的
,特别涉及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将水稻种子借助机械设备直接播种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针对该技术研发的机械设备很多,传统设备原理主要可归为两大类型:机械式强制取种组穴和气力式强制取种组穴,但存在组穴稻粒数量合格率低、稻粒种子损伤率较高,成穴性差的问题。申请人研制了如CN108076742A所公开的水稻精量穴播机,通过承载在行走机构上,随行走机构移动,可进行精量并不间断地播种。通过其机械与电控结合的进粒整定单元和计数筛选单元,保证了每一穴播种稻粒的数量精确,降低了稻粒种子的损伤率;带储粒室和开闭式阀门的播种旋转传送圆盘(播种单元),可保证播种成穴性更好。进粒整定单元和计数筛选单元目前行业内统一规范称为种群分离单元。
[0003]但是,目前的穴播方式中,种群分离单元和播种单元均是一对一成组配套使用(计数出粒一次对应播种一次),然后成排并列若干套,以提升朝一个方向一次行走时,所能成排穴播的数量,提高播种效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个影响效率的问题。因为计数出粒的粒量要求非常精确,出粒过程较慢,并且,成排设置的各个种群分离单元的实际出粒耗时各不相同;在随行走机构经设计间距进行播种时,本应立即进行播种且行走不停止,但总因部分或个别种群分离单元的计数出粒过程还未完成,导致整机需一直等待一排中的所有种群分离单元完成计数出粒,再由对应的播种单元完成播种后,才能再次行进(否则会造成部分位置漏播种,整机的电控部分从设计上防止了这种漏播情况的发生),这导致了整个播种过程中,整机走走停停,时长不一,降低了设计播种效率。
[0004]为此,申请人考虑新开发一种精量穴播方式,可参考附图2,在种群分离单元1和播种单元2之间增设调拨单元3和预储合格穴斗库4,在预储合格穴斗库4存放多个盛装有合格数量的稻粒穴斗5;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4中任一个穴斗进行投种,投种后的空穴斗经调拨单元输送至种群分离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再将合格数量的稻粒输出至空穴斗内并形成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循环使用穴斗,调拨单元进一步将循环使用穴斗补充输送至预储合格穴斗库4。如此,可将种群分离单元1和播种单元2的联动关系分开,每次播种时,播种单元将预储合格穴斗库4中的一个穴斗进行投种,不需要关联等待种群分离单元1的出粒情况,预储合格穴斗库4中预储有盛装有合格数量稻粒的穴斗5(理论上来说越多效果越好),可以保证到达穴播位置时,播种单元2能即时播种,不会延迟,不等待、不漏播,真正实现按设计的播种时长运行设备和作业。而穴斗5循环使用,就无需在预储合格穴斗库4中预储过多的穴斗,减少空间占用,更适于实际使用。实际使用时,如将种群分离单元1、播种单元2和调拨单元3成组配套使用并形成为一个组合机构100,若干组合机构100共用一个预储合格穴斗库4,则各组合机构100之间,穴斗5可以共用和相互补充,这样更符合实际工况,可更好地发挥预储合格穴斗库4的功效。
[0005]那么,如何合理设计上述预储合格穴斗库4,达到便于结合使用,且使用可靠的效果,是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包括水平的穴斗存放平台,穴斗存放平台的上表面凹入开设有用于存放穴斗的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一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备播种位以便成排播种,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面且从远离各预备播种位的一端朝向各预备播种位所在的一端逐渐降低;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相邻于各预备播种位分别适配开设有贯穿的播种通道孔。
[0009]穴斗存放空间底壁上于预备播种位和对应的播种通道孔之间还设有凸起的翻转横槛,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与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倾斜方向对应,预备播种位和播种通道孔分别位于翻转横槛的两侧。
[0010]进一步,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凸起设有用于限制穴斗移动路径的若干隔板,通过隔板在穴斗存放空间内形成相连呈L形的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每个预备播种位对应位于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相交的位置,翻转横槛横设于翻转通道内,预备播种通道与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对应且其开口端迎向穴斗存放空间内底壁较高的一端。
[0011]进一步,穴斗存放空间内还通过隔板形成有循环通道,循环通道包括平行于预备播种通道的直线通道和连通于直线通道一端的半圆弧形通道,直线通道通过半圆弧形通道与预备播种通道的开口端连通,直线通道的另一端与翻转通道的开口端连通,直线通道的底壁开设有传送带让位槽。
[0012]半圆弧形通道与预备播种通道相连的外侧隔板位置处开设有通道缺口。
[0013]进一步,一预备播种位对应的预备播种通道同与之相邻的预备播种位对应的循环通道之间的穴斗存放空间底壁部分,为朝向该穴斗存放空间底壁部分上的通道缺口逐渐降低的倾斜面。
[0014]进一步,预备播种通道的宽度从预备播种位朝向通道缺口方向逐渐变宽。
[0015]进一步,隔板的高度小于穴斗存放空间所要存在的穴斗的高度。
[0016]进一步,穴斗存放平台上还连接有用于集成连接穴播机的播种单元、种群分离单元和调拨单元的机架。
[0017]进一步,所述穴斗存放平台连接在振动台上。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技术的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设置了穴斗存放空间作为预储合格穴斗库并用于存放穴斗;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一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备播种位,可方便成排播种;穴斗存放空间为多预备播种位共用;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面,可使预备播种位上的穴斗被投种后,自动有穴斗补充到预备播种位上来,方便下一次播种的即时播种,不会延迟,不等待,利于提升播种作业效率。
[0020]2、本技术的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设置了翻转横槛,方便播种时,使穴斗的下部接触受限于翻转横槛而翻转倾倒,穴斗内的稻粒落经播种通道孔实现投种,使播
种动作过程可靠实现。
[0021]3、本技术的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设置了若干隔板并形成预备播种通道、循环通道、通道缺口,可更好地限制穴斗存放空间上穴斗的移动路径,使整个投种作业过程更可靠。
[0022]4、本技术的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便于与穴播机各部件结合使用,减少空间占用,使结构简单紧凑。
[0023]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穴斗存放平台,穴斗存放平台的上表面凹入开设有用于存放穴斗的穴斗存放空间,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一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备播种位以便成排播种,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为倾斜面且从远离各预备播种位的一端朝向各预备播种位所在的一端逐渐降低;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相邻于各预备播种位分别适配开设有贯穿的播种通道孔;穴斗存放空间底壁上于预备播种位和对应的播种通道孔之间还设有凸起的翻转横槛,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与穴斗存放空间底壁的倾斜方向对应,预备播种位和播种通道孔分别位于翻转横槛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穴斗存放空间的底壁上凸起设有用于限制穴斗移动路径的若干隔板,通过隔板在穴斗存放空间内形成相连呈L形的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每个预备播种位对应位于预备播种通道和翻转通道相交的位置,翻转横槛横设于翻转通道内,预备播种通道与翻转横槛的延伸方向对应且其开口端迎向穴斗存放空间内底壁较高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穴播机用穴斗存放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穴斗存放空间内还通过隔板形成有循环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惟杰沈琦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