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11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8
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常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对医生要求较高,主观性强、误差大,每次手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穿针,容易导致穿针部位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并且反复穿针无疑会延长手术时间,并且无法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精准定位穿刺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的上部前端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翻转的翻转杆,翻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底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的内部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前端和限位杆滑动连接,滑块内滑动连接有可随第二螺纹杆向前转动而向后滑动的夹紧块。夹紧块。夹紧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是涉及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即通过导丝穿刺进入动脉血管将治疗药物直接送达患处,这种手术创伤小无痛苦,目前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对血管进行造影剂注射,以保证造影成功性,现有的介入装置在下针和下导丝的时候,完全依赖医生的手进行稳定,对医生要求较高,主观性强、误差大,每次手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穿针,容易导致穿针部位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并且反复穿针无疑会延长手术时间,并且无法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精准定位穿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块(4),移动块(4)的上部前端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翻转的翻转杆(14),翻转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1),底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限位杆(3)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2),滑块(2)的内部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的前端和限位杆(3)滑动连接,滑块(2)内滑动连接有可随第二螺纹杆(15)向前转动而向后滑动的夹紧块(18),夹紧块(18)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杆(19),升降杆(19)和滑块(2)滑动连接,升降杆(19)的下端设有限位孔(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和底座(7)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刘志强李医博王奕田现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