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87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对内部散热的结构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因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发生危险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圆孔,且通过圆孔从插入有旋转件;所述主体前端安装有移动件;所述主体顶部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辅助件。在对箱内的进行散热时,当风经过主体两侧开设的通风口时,进而带动主体内部的旋转件进行转动,从而旋转件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外围安装的转动件进行转动,进而在需转动件转动的同时就会产生风力,进而产生的风力就会穿过通风件开设的圆孔到达主体内部的内腔里,还会带动通风件中间位置的风扇进行转动和,进而便于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便于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便于箱体内部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配电箱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现有的配电箱还可以对箱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000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对内部散热的结构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因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发生危险,且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在内部温度过高时不便于进行警示,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对内部散热的结构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因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发生危险,且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在内部温度过高时不便于进行警示,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配电箱本体,且主体(1)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有风扇;所述主体(1)两侧的风扇内侧安装有四个控制杆,且控制杆与主体(1)开设的圆孔内侧相连接;所述主体(1)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均匀排列的通风孔,且通风孔为矩形结构,并且每个通风孔顶部安装有圆弧状结构的防雨件;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通过圆孔从插入有旋转件(2);所述主体(1)前端安装有移动件(3);所述主体(1)顶部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辅助件(4);旋转件(2);所述旋转件(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旋转件(2)前后两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为矩形结构;所述移动件(3)顶部开设有内槽,且内槽为矩形结构;所述移动件(3)开设的内槽内部左侧安装有两个纵向排列的限位柱,且限位柱为矩形结构,并且限位柱顶端为圆弧状结构,限位柱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转轴;所述移动件(3)开设的内槽中间位置两侧安装有控制柱,且控制柱为矩形结构,并且控制柱顶端为圆弧状结构,两个控制柱中间位置插入有转轴,且转轴外围设有螺纹,控制柱右端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把手;辅助件(4);所述辅助件(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助件(4)顶部安装有电池控制的警报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内腔(101);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内腔(101),且内腔(101)为矩形结构;底座(102);所述主体(1)底部安装有底座(102),且底座(102)为矩形结构,并且底座(102)截面为L形结构;通风件(103);所述主体(1)内部底部安装有通风件(103),且通风件(103)为矩形结构;所述通风件(103)顶部开设有均匀排列的通风孔,外围通风件(103)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安装有风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恒温控制功能的配电箱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庆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