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86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涉及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方法及电路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可将电平信号稳定的转换为单脉冲电路,并可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因误触碰导致系统意外关机的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方法及变换电路。包括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以及延时关断电路。首先产生一个电平信号,然后使得电平信号经过变换电路输出为一个单脉冲信号,最终以单脉冲信号作为计算机系统需要的开机信号。可以消除传统开机电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隐患,提高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电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开机电路由非保持型按钮和集成电路组成,当非保持型按钮按下(数百毫秒至5秒)并松开时,计算机系统即进入开机流程;当非保持型按钮按下的时间超过5秒,计算机系统依然保持关机状态。当计算机正在工作时,按下开机按钮并松开,计算机会进入关机程序并关机。这种开关机电路使用方便,然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隐患,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因为误动作触碰了该按钮会导致控制系统关机,为工业生产带来不必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可将电平信号稳定的转换为单脉冲电路,并可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因误触碰导致系统意外关机的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以及延时关断电路;
[0005]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包括连接5VSBY电源201的保持型按钮202,当保持型按钮按下后,输出5V电平信号;
[0006]所述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以及延时关断电路依次连接,并且延时关断电路还与延时导通电路相连接;
[0007]所述延时导通电路连接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通过延时导通电路滤除按钮闭合瞬间5V电平信号上产生的抖动,并控制后级电路输出5V电平;
[0008]所述电平翻转电路中具有输出接口400,通过电平翻转电路将前级输出的电平信号转换为单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并为自锁电路提供一个触发信号;所述自锁电路用于向延时关断电路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延时关断电路用于关断所述延时导通电路中的开关,并经过电平翻转电路在输出接口400产生单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上述中,延时导通电路中的开关为三级管一304。
[0009]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包括5VSBY电源201以及带有两个接线引脚的保持型按钮202,所述保持型按钮202的第一脚连接到5VSBY电源201的正极、且其第二脚连接到延时导通电路。
[0010]所述延时导通电路包括电阻一301、电容一302、电阻二303以及三极管一304;
[0011]所述电阻一301的一端连接保持型按钮202、且另一端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一304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负极、且三极管一304的集电极连接电平翻转电路;
[0012]所述电阻二303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电容一302的
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和发射极。
[0013]所述电平翻转电路包括电阻三401、3.3VSBY电源402、电阻四403、输出接口400、电阻五404、三极管二405、电阻六406、三极管三407、二极管一408、电阻七409以及电阻八410;
[0014]所述电阻五404的一端连接所述延时导通电路、且另一端三极管二40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二405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正极,所述电阻三4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二405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三极管二405的集电极经过电阻六406连接三极管三40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三407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负极,所述电阻八4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三407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三极管三407的集电极经过电阻四403连接3.3VSBY电源402的正极,并且三极管三407的集电极作为输出接口400连接到后级电路;
[0015]所述三极管二405的集电极还经过电阻七409连接二极管一408的阳极,所述二极管一408的阴极连接所述自锁电路。
[0016]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电阻九501、三极管四502、电阻十503、三极管五504、电阻十一505以及电阻十二506;
[0017]所述三极管五504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正极,所述三极管五504的集电极经过电阻十一505连接二极管一408的阴极,所述电阻九5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五504的发射极和基极;
[0018]所述三极管五504基极经过电阻十503连接三极管四50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四50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一408的阴极,三极管四502的发射极连接到5VSBY电源201的负极,所述电阻十二506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四502的发射极和基极;
[0019]所述三极管五504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延时关断电路。
[0020]所述延时关断电路包括电阻十三601、三极管六602、电阻十四603以及电容二604;
[0021]所述三极管六602的基极经过电阻十三601连接三极管五50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六602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六60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304的基极;
[0022]所述电阻十四603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六602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及电容二604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六602的基极和发射极。
[0023]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开机信号是单脉冲信号,为了消除开机电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隐患,本案提出了一种方法,首先产生一个电平信号,然后使得电平信号经过变换电路输出为一个单脉冲信号,最终以单脉冲信号作为计算机系统需要的开机信号。
[0024]本案中提出了一个硬件电路,先产生一个电平信号,再通过变换电路把该电平信号转换成单脉冲信号,该硬件电路包括:电平信号生成电路、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延时关断电路。其中,电平信号生成电路由5VSBY电源、保持型按钮(或者单刀单掷开关或者排针与跳线帽组合)组成,用于产生一个5V的电平信号;延时导通电路由电阻、电容和三极管的混联电路组成,通过改变相应的电阻、电容的参数,可以调整延时时间的长短,用于滤除按钮闭合瞬间5V电平信号上产生的抖动,并控制后级电路输出5V电平;电平翻转电路由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用于将前级输出的电平信号转换为单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并为自锁电路提供一个触发信号;自锁电路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用于向延时关断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延时关断电路由电阻、电容和三极管组成,用于关断延时导通电路中的开关,在输出端产生单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从而实现了电平信号到单脉冲信号的转变,其电路
框图如附图1所示。
[0025]通过该方法,可以消除传统开机电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隐患,提高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电平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8]图3是延时导通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9]图4是电平翻转电路的结构框图,
[0030]图5是自锁电路的结构框图,
[0031]图6是延时关断电路的结构框图;
[0032]图中201—5VSBY电源、202—保持型按钮;
[0033]301—电阻一、302—电容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以及延时关断电路;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包括连接5VSBY电源(201)的保持型按钮(202),当保持型按钮按下后,输出5V电平信号;所述延时导通电路、电平翻转电路、自锁电路以及延时关断电路依次连接,并且延时关断电路还与延时导通电路相连接;所述延时导通电路连接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通过延时导通电路滤除按钮闭合瞬间5V电平信号上产生的抖动,并控制后级电路输出5V电平;所述电平翻转电路中具有输出接口(400),通过电平翻转电路将前级输出的电平信号转换为单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并为自锁电路提供一个触发信号;所述自锁电路用于向延时关断电路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延时关断电路用于关断所述延时导通电路中的开关,并经过电平翻转电路在输出接口(400)产生单脉冲信号的上升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信号产生电路包括5VSBY电源(201)以及带有两个接线引脚的保持型按钮(202),所述保持型按钮(202)的第一脚连接到5VSBY电源(201)的正极、且其第二脚连接到延时导通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导通电路包括电阻一(301)、电容一(302)、电阻二(303)以及三极管一(304);所述电阻一(301)的一端连接保持型按钮(202)、且另一端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一(304)的发射极连接5VSBY电源(201)的负极、且三极管一(304)的集电极连接电平翻转电路;所述电阻二(303)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电容一(302)的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一(304)的基极和发射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平信号转单脉冲信号的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翻转电路包括电阻三(401)、3.3VSBY电源(402)、电阻四(403)、输出接口(400)、电阻五(404)、三极管二(405)、电阻六(406)、三极管三(407)、二极管一(408)、电阻七(409)以及电阻八(410);所述电阻五(404)的一端连接所述延时导通电路、且另一端三极管二(405)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