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72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设有工作台;第一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部分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压力机中的第一动力组件通过采用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形成复合曲柄连杆机构,从而获得较大的减速比和较好的速度压力特性,减小了所需驱动电机的功率,大大减小了压力机的使用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机。

技术介绍

[0002]压力机通常指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压力机床,包括金属锻压及粉末成型等行业专用压力机,其主体结构一般为伺服电机驱动高精度滚珠丝杆,随着机床吨位的增加,电机容量和丝杆直径也同时增加,占地空间和成本也随之增加。
[0003]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机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其中,包括:
[0007]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设有工作台;
[0008]第一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部分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
[0009]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机壳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所述曲柄与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设于所述曲柄的上端,所述第一从动轮设于所述曲柄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工作台。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还包括限位箱和滑动板;所述限位箱设于所述机壳上部、且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箱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出力压头,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所
述出力压头位置对应的第一压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还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第三滑块、第三连杆、第二摇杆、第一曲轴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曲轴设于所述机壳底部,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轴连接,所述第四滑块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曲轴上、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还包括第三动力组件;所述第三动力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丝杆、第五滑块、第四连杆、第三摇杆、第二曲轴和第六滑块;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五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曲轴设于所述机壳底部、且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曲轴下方,所述第三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轴连接,所述第六滑块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曲轴上、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所述第四滑块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压头、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头的一侧,所述第六滑块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三压头、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头的另一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中,还包括压力模具,所述压力模具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头、第二压头和第三压头的外侧。
[001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压力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设有工作台;第一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部分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力机中的第一动力组件通过采用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形成复合曲柄连杆机构,从而获得较大的减速比和较好的速度压力特性,减小了所需驱动电机的功率,大大减小了压力机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中第一动力组件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中第一动力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中第二动力组件的立体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中第三动力组件的立体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机壳;110、工作台;200、第一动力组件;120、顶板; 130、隔板;140、底板;150、侧板;160、连接柱;141、支撑脚;211、第一伺服电机;212、第一丝杆;213、第一滑块;214、第一连杆;215、第一摇杆;221、曲柄;222、主动轮;223、第一从动轮;224、第二从动轮;
225、第二连杆;226、第二滑块;170、限位箱;180、滑动板;101、位移传感器;102、压力传感器;300、第二动力组件;310、第二伺服电机; 320、第二丝杆;330、第三滑块;340、第三连杆;350、第二摇杆;360、第一曲轴;370、第四滑块;400、第三动力组件;410、第三伺服电机;430、第五滑块;440、第四连杆;450、第三摇杆;460、第二曲轴;470、第六滑块;216、出力压头;111、第一压头;371、第二压头;471、第三压头; 500、压力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中部设有工作台;第一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部分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面、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机壳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所述曲柄与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设于所述曲柄的上端,所述第一从动轮设于所述曲柄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工作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箱和滑动板;所述限位箱设于所述机壳上部、且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侧,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箱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作榜刘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昶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