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扳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冲击扳手包括机身和把手,把手连接在机身上,形成L形结构。当用户握持到把手上时,由于把手大致垂直机身设置,使得手的握持方向也与机身大致垂直,这就导致手的施力部位与冲击扳手的轴线的距离较远。当用户单手操作时,容易使冲击扳手产生一个翻转力矩,导致机器不稳或作业质量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用户采用如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双手操作,一只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扶住机身,以保持冲击扳手平稳;第二种方式,冲击扳手斜打,将冲击扳手与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消除翻转力矩。若采用第一种方式,用户的双手被占用,操作不便且费力。若采用第二种方式,由于冲击扳手斜打,螺钉极容易歪斜或从工件表面蹦出,影响作业质量。由此可见,用户使用L形结构的冲击扳手时,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冲击扳手的作业时操作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击扳手。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身和握柄,所述握柄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握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外周面,所述握柄的另一端沿所述机身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握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握持部和弯折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朝向所述机身的方向弯折,以使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机身之间形成容置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的两端皆连接于所述机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弯折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沿所述机身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面贴合并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外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5.如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中空的壳体、电机和齿轮箱组件,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电机并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组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电枢轴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组件,所述齿轮箱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