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56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包括浮球、网衣、养殖片笼和防污损框架;防污损框架由耐海水腐蚀的硬质材料加工而成,呈长方体形,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设置有硬质连接杆,该对角线交叉点通过连接绳与浮球连接;网衣与防污损框架结构大小适配,呈长方体形,可将防污损框架完全包裹;养殖片笼为硬质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大小与养殖片笼纵截面适配,养殖片笼框架外布设孔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水养殖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防污损物方法主要由3种:水下机器清理、贝壳表面涂防污损涂料、人工清理。水下机器清理对设备要求高,需投入高额的物力成本,且难以长期稳定运行;该装置投入物力成本低,构造较简单,便于维护,仅需定期更换清洗即可。防污损涂料短时间内防附着污损物效果良好,但长期防护效果有限,且可能影响贝类生长;而通过该装置的更换可达到长期防护附着污损物的效果,对贝类生长无害。因大型藻类等污损物生长迅速,短期内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清理,与人工清理贝类表面污损物相比,该装置无需经过捞取贝类、运输至养殖作业平台、从养殖笼中取出贝类、利器刮去表面污损物、清洗、装回养殖笼中、运输至养殖海域、吊养等繁琐步骤,仅需在养殖区提起装置、更换网衣、放回水中即可,大大降低了操作步骤,节约大量人力成本的投入;此外,因人工清理使用尖锐的刀具刮除污损物,常导致贝壳鳞片掉落、碎裂、软体部损伤、应激等,因污损物附着在该装置上,通过更换该装置网衣再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即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清理时对贝类的损伤。此外,该装置设置网衣可以阻隔肉食性动物,具有防敌害动物捕食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可解决贝类吊养过程中贝壳表面污损物附着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浮球、网衣、养殖片笼和防污损框架;所述防污损框架由耐海水腐蚀的硬质材料加工而成,呈长方体形,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设置有硬质连接杆,该对角线交叉点通过连接绳与浮球连接;网衣与防污损框架结构大小适配,呈长方体形,可将防污损框架完全包裹;养殖片笼为硬质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大小与养殖片笼纵截面适配,养殖片笼框架外布设孔径1

5cm塑料格栅,多个养殖片笼固定安放在防污损框架内,将防污损框架分隔成多格独立空间。
[0006]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防污损框架由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的硬质连接杆为不锈钢钢丝。
[0007]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网衣由2

3mm孔径尼龙筛网制成,可确保装置内外海水交换通畅,并防止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捕食;网衣底部封闭,网衣开口部设一拉绳,可通过收紧拉绳将口部收拢到防污损框架顶部中心部位,达到封闭网衣口的效果。
[0008]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养殖片笼由不锈钢材料焊接成方形框架,养殖片笼通过绳索间隔均匀的固定安放在防污损框架内。
[0009]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浮球通过连接绳穿过网衣的开口与框架顶部对角线交叉点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装置避免了人工清理贝类表面附着污损物时使用利器对贝类造成的机械损伤;
[0012]2、该装置避免了人工清理贝类表面附着污损物时干露、移动对贝类造成的应激;
[0013]3、该装置有效隔离了贝类捕食者,具有防止养殖贝类被捕食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养殖片笼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网衣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防污损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浮球1、网衣2、养殖片笼3和防污损框架4;所述防污损框架4由耐海水腐蚀的硬质材料加工而成,呈长方体形,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设置有硬质连接杆,该对角线交叉点通过连接绳与浮球1连接;网衣2与防污损框架4结构大小适配,呈长方体形,可将防污损框架4完全包裹;养殖片笼3为硬质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大小与养殖片笼3纵截面适配,养殖片笼框架外布设孔径1

5cm塑料格栅,如图2所示;多个养殖片笼3固定安放在防污损框架4内,将防污损框架4分隔成多格独立空间。
[0020]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防污损框架4由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的硬质连接杆为不锈钢钢丝,具有稳固框架的作用,如图4所示。
[0021]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网衣2由2

3mm孔径尼龙筛网制成,可确保装置内外海水交换通畅,并防止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捕食;网衣2底部封闭,网衣2开口部设一拉绳,可通过收紧拉绳将口部收拢到防污损框架4顶部中心部位,达到封闭网衣口的效果,如图3所示。
[0022]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养殖片笼3由不锈钢材料焊接成方形框架,养殖片笼3通过绳索间隔均匀的固定安放在防污损框架4内。
[0023]所述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所述浮球1通过连接绳穿过网衣2的开口与框架4顶部对角线交叉点连接,形成稳固的构架。
[0024]由于在养殖片笼外设置了防污损网衣,污损物主要附着于网衣上,大大降低了贝壳表面污损物的重量。通过该装置的使用,首先减少了污损物附着对贝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可促进贝类的生长;其次,也减少了人工清理时干露对贝类产生的应激,及清理利器对贝壳的损伤;另外,也可保护养殖贝类免受大型敌害生物的捕食。
[0025]养殖时,依据贝类的大小设置养殖片笼格栅的尺寸,将贝类排列到养殖片笼3中,保持养殖贝相互间独立。从防污损框架4底部放入养殖片笼3,并固定在防污损框架4上,然后在防污损框架4外套上网衣2,并收紧网衣口的拉绳,以防污染物进入内部附着于贝壳上。
养殖期间,视污染物附着情况更换网衣2,防止污染物堵塞网衣孔影响内部贝类生长。网衣的更换:解开网衣口部拉绳,向下除去网衣即可。换下的网衣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并晾干,以备后续使用更换。
[0026]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浮球(1)、网衣(2)、养殖片笼(3)和防污损框架(4);所述防污损框架(4)由耐海水腐蚀的硬质材料加工而成,呈长方体形,其顶部四边形对角线位置设置有硬质连接杆,该对角线交叉点通过连接绳与浮球(1)连接;网衣(2)与防污损框架(4)结构适配,呈长方体形,可将防污损框架(4)完全包裹;养殖片笼(3)为硬质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尺寸与养殖片笼(3)纵截面适配,养殖片笼框架外布设孔径1

5cm塑料格栅,多个养殖片笼(3)固定安放在防污损框架(4)内,将防污损框架(4)分隔成多格独立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吊养防污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损框架(4)由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君于刚马振华赵旺温为庚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