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490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包括薄膜敷贴,其外侧中部设置有一个可充气气囊,所述可充气气囊外侧设置有一层与薄膜敷贴固定连接的保护膜,所述薄膜敷贴内侧粘结固定有一个高分子泡沫敷料,所述薄膜敷贴位于设置有高分子泡沫敷料的一侧外部还包覆有一层离型纸,从而将高分子泡沫敷料包覆在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敷贴无法调节对穿刺口的压迫力度,影响实际使用体验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敷贴对导管的穿刺口具有良好的压迫止血止渗效果,同时其压迫力度能够随意调节,还具有有利于组织增生和创面修复的效果,此外在具有良好的粘结效果的前提下,同时在使用结束后易于撕下。同时在使用结束后易于撕下。同时在使用结束后易于撕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静脉输液的快速发展,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肿瘤化疗病人中。临床上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隧道式导管(CVT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等。这些导管留置成功后,可留置在病人体内一个月至一年时间。静脉导管留在体外的部分需要使用透明敷贴固定,但穿刺点在置管后数日通常会有渗血、渗液,需要在穿刺点使用纱布等具有吸收功能的敷料外加透明敷贴,24

48小时重新消毒更换纱布及敷贴。但这种传统方法无法起到压迫的作用,且更换时步骤繁琐。同时,人为的外在压迫无法做到持续,也无法衡量对穿刺口的压迫力度,渗血渗液等不到解决,会增加穿刺点感染、局部皮肤皮疹等情况,缩短导管使用时间,因此影响着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敷贴无法对穿刺点的压迫力度,影响实际使用体验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敷贴(1),其外侧中部设置有一个可充气气囊(2),所述可充气气囊(2)外侧设置有一层与薄膜敷贴(1)固定连接的保护膜(3),所述薄膜敷贴(1)内侧粘结固定有一个高分子泡沫敷料(4),所述薄膜敷贴(1)位于设置有高分子泡沫敷料(4)的一侧外部还包覆有一层离型纸(5),从而将高分子泡沫敷料(4)包覆在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静脉导管专用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气囊(2)向薄膜敷贴(1)外部延伸设置有一根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可与针管相适配的充放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芳金奕曾旭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