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放射科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放射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使用介入导管治疗都是将很长的导管插入人体内部,由于导管很长,为了使导管顺利的进入身体内,需要将位于身体外部的导管进行固定,此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到介入导管固定装置。
[0003]现有的大多数导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摆杆和两个弧形板,实现对介入导管夹紧固定的效果,解决了反射介入手术时导管固定不牢的问题,虽然现有装置中能够对介入导管很好地夹紧固定,但是只能将介入导管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治疗过程中需要对介入导管角度进行调整时,还需将介入导管重新安装固定,操作较为繁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导管固定装置(2),所述导管固定装置(2)包括设于底座(1)上端的升降组件(3)、设有升降组件(3)内部的旋转组件(4)和设于旋转组件(4)上端的夹紧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3)用于对导管固定装置(2)高度调节,所述旋转组件(4)用于对导管固定装置(2)角度调节,所述夹紧组件(5)用于夹紧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设于底座(1)上端的固定座(301)、转动设于固定座(301)中部的螺纹杆(302)和设于螺纹杆(302)上端的机壳(303),所述固定座(301)一侧滑动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端与机壳(303)下端连接,所述螺纹杆(302)上端穿过机壳(303)下端延伸至内部并设有第一锥齿轮(304),所述机壳(303)内部转动设有传动轴(305),所述传动轴(305)中部设有传动锥齿轮(306),所述传动锥齿轮(306)与第一锥齿轮(304)相互啮合,所述机壳(303)中部滑动设有转动轴(307),所述转动轴(307)一端于机壳(303)内部设有两个第一卡块(308),所述传动轴(305)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卡块(308)相配合的第一卡槽(309),所述转动轴(307)另一端于机壳(303)外侧设有摇把(3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