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峰专利>正文

交流有触头电器无弧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21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合于有触头的交流电器在接通和分断交流电路时的无弧放电装置。它是由两只晶闸管(或一只双向晶闸管)、开关、电阻(R≥O欧姆)组成。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先导通,机械触头后接通;机械触头先分断,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后关断。实现了机械触头无弧通断交流电路,大大提高了电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由于电器无弧通断交流电路可使传统电器本身可以进一步减少体积、节约贵重金属。本装置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触头电器接通和分断交流电流时的无弧放电装置。目前,有触头的电器是依靠机械触头将电路接通和分断的,这种电器的接触电阻小、过载能力强、构造简单、已广泛使用。但它在通断电流时会产生电弧,电弧烧损触头并危及绝缘,电器的使用寿命很短,在严重的情况下引起相间短路或使电器爆炸,形成火灾,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百年来,人们在电弧理论指导下,采用了多种熄灭电弧的方法如电动力吹弧、磁吹灭弧、窄缝灭弧,栅片灭弧、多断口灭弧、真空室灭弧。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除去电弧,只是限制和加速电弧的熄灭速度,而电器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无触点接触器、固态继电器等相继问世且已商品化,这些电器虽然无弧,但价格昂贵,导通损耗高、过载能力差、体积大,就一百安倍的三项固态接触器而言它的体积则是传统接触器体积的六倍。目前也有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有触头电器上制成混合式电器,即由传统的电器承载电流用电力电子元件接通和分断电流,实现了有触头电器无弧通断电流的目的。但混合式电器由于有电流互感器、变压器、触发电路等,因此结构复杂、成本高,仍未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断交流电路的有触头的电器,特别是一种电器通断电路时的一种无弧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1)是由两只反并联晶闸管、开关、电阻组成,两只反并联晶闸管同机械触头并联,两只晶闸管的控制极同开关两端相联;(2)或是由双向晶闸管、开关、电阻组成,双向晶闸管同机械触头两端并联,控制极与双向晶闸管的T↓[2]极同开关两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是通断交流电路的有触头的电器,特别是一种电器通断电路时的一种无弧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1)是由两只反并联晶闸管、开关、电阻组成,两只反并联晶闸管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峰翟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