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20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包括投料机、容料部、出料管、进料腔、容料腔、投料板、增氧机、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增氧机电机、增氧机机筒、电机控制板、出线盒,所述投料机由容料部和多个出料管组成,所述容料部由进料腔、容料腔和投料板组成,所述增氧机电机具有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到增氧机,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到投料机,在增氧机电机运转工作时驱动增氧机增氧工作并驱动投料机进行投料工作,该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减轻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产业的产量与规模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世界的70%。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多层养殖方法可以提高鱼塘的产量,但使用多层养殖的方法会导致水体中鱼的密度较大,水体中氧的含量不足。因此,为确保鱼塘内的供养需求,提高鱼塘产量,对鱼塘进行高效率的增氧势必会成为新一代生产研发成果。
[0003]目前国内仍然主要依靠养殖户根据个人经验进行饲料投喂,存在劳动强度大的突出缺点。此外人工投饲过程中计量不精准、喂料不准时、颗粒碎料含量高、撒料不均匀等缺点易造成水体中饲料残留过多,最终导致饲料浪费、水域环境恶化。根据需要,越来越多的养殖专业户喜欢使用自动投饲设备,其大大减轻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
[0004]由此可见,鱼塘增氧设备和自动投饲设备已经被水产养殖业所应用,然而,目前在实现增氧和投料的同时往往需要两套设备才能完成,不仅耗费较多电力,还占用鱼塘空间。此外,目前投饲设备的投饲范围大多是固定的,难以满足实际的养殖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投饲范围可调的增氧投饲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水产养殖的增氧和投饲两体化且投饲范围固定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该设备将增氧设备与投饲设备一体化,同时可以调节投饲范围。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机,容料部,进料腔,进料口,容料腔,投料板,出料管,出料口,增氧机,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增氧机电机,机筒,出线盒,电机控制板;
[0007]所述投料机包括容料部和多个出料管,每个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容料部相连,另一端开口;
[0008]所述增氧机电机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到增氧机,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到所述投料机,以在所述增氧机电机运转时驱动增氧机进行增氧工作并驱动投料机进行投料工作;
[0009]所述电机控制板与增氧机电机相连,电机控制板通过控制增氧机电机的转速以调节容料部中投料板的转速从而调节投料机的投料半径;
[0010]所述容料部包括容料腔,投料板和进料腔;所述容料腔边缘底部为为圆角,中部为圆台斜面;所述投料板与容料腔间存在小间隙,投料板靠近容料腔的边缘底部同样为圆角;所述进料腔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边缘有设置对称的螺孔,进料口可与进料管道通过
螺孔连接;
[0011]所述进料腔的下端与所述容料部的上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进料腔的顶端设置为进料口;所述容料腔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与一个出料管的一端衔接;所述出料管为圆筒形腔,内径与容料腔圆角相同;所述投料板的固定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通过卡槽可拆卸式连接,以在增氧机电机运转时驱动投料板,利用推力将容料腔中的饲料通过所述多个出料管投出;
[0012]所述增氧机电机的机筒上设置有出线盒;所述出线盒固定于所述机筒的平面上,出线盒侧面设置有出线孔,正面为与四边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的盒盖;
[0013]所述电机控制板包括主控芯片和驱动电路;所述主控芯片可通过调节增氧机电机的三相电流,以控制增氧机电机的转速;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管,每个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主控芯片的驱动信号输出端相连。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增氧机电机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到增氧机、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到投料机,以在增氧机电机运转时驱动增氧机进行增氧工作并驱动投料机进行投料工作,实现增氧投饲一体化;
[0016](2)电机控制板通过控制所述增氧机电机的转速以调节容料部中投料板的转速从而调节所述投料机的投料半径,实现投饲范围可调;
[0017](3)本套设备既可增氧又可投饲,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节约电力,而且通过投饲增氧同时进行可解决鱼群聚集抢食时局部缺氧问题,有利于鱼群健康成长,提高鱼塘产量;
[0018](4)由于增氧机处于投饲的正中心,能够给整个投饲区域带来均匀的增氧效果。通过调节投饲范围,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大大提高养殖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投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增氧机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投料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名称:100、投料机,101、容料部,102、进料腔,103、进料口,104、容料腔,105、投料板,106、出料管,107、出料口,200、增氧机,201、第一动力输出轴,202、第二动力输出轴,203、增氧机电机,204、机筒,205、出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包括投料机100,容料部101,进料腔102,进料口103,容料腔104,投料板105,出料管106,出料口107,增氧机200,第一动力输出轴201,第二动力输出轴202,增氧机电机203,机
筒204,出线盒205,电机控制板;
[0026]所述投料机100包括容料部101和多个出料管106,每个所述出料管106的一端与所述容料部101相连,另一端开口;
[0027]所述增氧机电机203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201和第二动力输出轴202,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201连接到增氧机200,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202连接到所述投料机100,以在所述增氧机电机203运转时驱动增氧机200进行增氧工作并驱动投料机100进行投料工作;
[0028]所述电机控制板与增氧机电机203相连,电机控制板通过控制增氧机电机203的转速以调节容料部101中投料板105的转速从而调节投料机100的投料半径;
[0029]所述容料部101包括容料腔104,投料板105和进料腔102;所述容料腔104边缘底部为为圆角,中部为圆台斜面;所述投料板105与容料腔104间存在小间隙,投料板105靠近容料腔104的边缘底部同样为圆角;所述进料腔102包括进料口103,所述进料口103外边缘有设置对称的螺孔,进料口103可与进料管道通过螺孔连接;
[0030]所述进料腔102的下端与所述容料部101的上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进料腔102的顶端设置为进料口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机(100),容料部(101),进料腔(102),进料口(103),容料腔(104),投料板(105),出料管(106),出料口(107),增氧机(200),第一动力输出轴(201),第二动力输出轴(202),增氧机电机(203),机筒(204),出线盒(205),电机控制板;所述投料机(100)包括容料部(101)和多个出料管(106),每个出料管(106)的一端与容料部(101)相连,另一端开口;所述增氧机电机(203)包括第一动力输出轴(201)和第二动力输出轴(202),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201)连接到增氧机(200),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202)连接到投料机(100),以在增氧机电机(203)运转时驱动增氧机(200)进行增氧工作并驱动投料机(100)进行投料工作;所述电机控制板与增氧机电机(203)相连,所述电机控制板通过控制增氧机电机(203)的转速以调节容料部(101)中投料板(105)的转速从而调节投料机(100)的投料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增氧投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部(101)包括容料腔(104),投料板(105)和进料腔(102);所述容料腔(104)边缘底部为为圆角,中部为圆台斜面;所述投料板(105)与容料腔(104)间存在间隙,所述投料板(105)靠近容料腔(104)的边缘底部同样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茂华汪洋潘伟周俊博李亚杰江丰赵远方吕石祥王家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