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16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8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其涉及日用品的领域,其包括被罩和羊毛被芯,所述被罩由两块编织布复合而成,两块所述编织布复合后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羊毛被芯的放置区和两块所述编织布固定连接的连接区,每一所述编织布均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包括棉线;所述第二编织线包括相变储能纤维线。本申请具有提高被子的保暖效果的作用。本申请具有提高被子的保暖效果的作用。本申请具有提高被子的保暖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棉绒毛被


[0001]本申请涉及日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棉绒毛被。

技术介绍

[0002]绒毛被是一种用于睡眠时保暖的床上用品,绒毛被由被套和绒毛被芯组成,一般会采用羊毛、驼毛、鹅绒、鸭绒等作为绒毛被芯。
[0003]公开号为CN2036767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透气羊毛被,第一被体、位于第一被体下面的第二被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的立衬,所述第一被体和所述第二被体的形状相同、尺寸相等,所述立衬位于所述第一被体和第二被体的四周边缘间,并且所述立衬为具有若干透气网孔的长条形布。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设置若干个透气网孔虽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被子所储存的热量容易通过透气网孔散失,从而会削弱被子的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被子的保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棉绒毛被。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面棉绒毛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包括被罩和羊毛被芯,所述被罩由两块编织布复合而成,两块所述编织布复合后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羊毛被芯的放置区和两块所述编织布固定连接的连接区,每一所述编织布均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包括棉线;所述第二编织线包括相变储能纤维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棉线具有优良的吸湿保暖性,且相变储能纤维线具有蓄热调温的功能,故通过相变储能纤维线和棉线织造而成的被罩设置于羊毛被芯外,可以综合提高本申请的保暖性。<br/>[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区包括缝合固定区和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区,所述开口区靠近所述放置区一侧与所述放置区内部连通,两块所述编织布相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块所述魔术贴均设置于开口区,且两块所述魔术贴相向一侧可拆卸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魔术贴,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羊毛被芯的更换,且提高了被罩清洗的便利性。
[0011]可选的,每一所述编织布均是由排布有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的双面圆纬机编织而成的纬编织物,所述被罩以八路为最小循环组织;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包括采用所述第一编织线的第一路成圈系统、第三路成圈系统、第五路成圈系统和第七路成圈系统;所述最小循环组织还包括采用所述第二编织线的第二路成圈系统、第四路成圈系统、第六路成圈系统和第八路成圈系统。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纬编织物具有优良的弹性,故通过限定编织方法和最小循环组织,可以赋予被罩优良的弹性。
[0013]可选的,所述棉线与所述相变储能纤维线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路成圈系统、所述
第三路成圈系统、所述第六路成圈系统和所述第八路成圈系统的针筒织针均以穿2空2的形式编织成圈;所述第二路成圈系统、所述第四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五路成圈系统和所述第七路成圈系统的针筒织针均以空2穿2的形式编织成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棉线和相变储能纤维线的颜色,且限定每一路成圈系统于针筒织针上的成圈方式,从而可于被罩表面形成格子状花纹,进而改善本申请的外观。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二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三路成圈系统、所述第四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五路成圈系统、所述第六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七路成圈系统和所述第八路成圈系统的针盘织针均以成圈的状态编织成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第一路成圈系统、第二路成圈系统、所述第三路成圈系统、第四路成圈系统、第五路成圈系统、第六路成圈系统、第七路成圈系统和第八路成圈系统于针盘织针上的成圈方式,从使得被罩正反面形成不同的花纹,被罩一面形成格子状的花纹,被罩的另一面形成条纹状的花纹,使得被罩可正反两用,从而提高了被罩的实用性。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还包括铜氨纤维线,且所述棉线与所述铜氨纤维线颜色相同。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铜氨纤维线,且限定铜氨纤维线的颜色,一方面可以使得被罩正反面的花纹更具赋予立体感,另一方面可以赋予被罩优良的抗静电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编织线还包括抗菌复合线,所述抗菌复合线包括竹炭纤维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竹炭纤维线,从而可以赋予本申请优良的抗菌除臭性。
[0021]可选的,所述抗菌复合线还包括大豆纤维线,所述大豆纤维线与所述竹炭纤维线相互缠绕形成所述抗菌复合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大豆纤维线,且限定大豆纤维线与竹炭纤维线间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善抗菌复合线的连接强度,且大豆纤维线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从而可以改善使用者使用本申请时的舒适性。
[0023]可选的,所述棉线与所述铜氨纤维线捻向相同,所述棉线与所述相变储能纤维线的捻向相反。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对棉线、铜氨纤维线和相变储能纤维线的捻向,从而使得被罩表面形成隐格效应,进一步提高被罩表面花纹的立体性。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相变储能纤维线和棉线可赋予被罩优良的蓄热调温的功能,从而综合提高本申请的保暖性;
[0027]2.通过限定每一路成圈系统于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上的成圈方式,使得面料正反面形成不同的花纹,不仅增强了本申请的美观性而且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被罩于羊毛被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最小循环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棉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变储能纤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抗菌复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被罩;11、放置区;12、连接区;121、缝合固定区;122、开口区;2、羊毛被芯;3、第一编织线;31、棉线;32、铜氨纤维线;4、第二编织线;41、相变储能纤维线;42、抗菌复合线;421、竹炭纤维线;422、大豆纤维线;5、最小循环组织;51、第一路成圈系统;52、第二路成圈系统;53、第三路成圈系统;54、第四路成圈系统;55、第五路成圈系统;56、第六路成圈系统;57、第七路成圈系统;58、第八路成圈系统;5、编织布;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包括被罩1和羊毛被芯2,被罩1由两块编织布5缝合而成,两块编织布5缝合后形成连接区12,连接区12包括呈U型的缝合固定区121和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区122,缝合固定区121即两块编织布5缝合固定处,开口区122和缝合固定区121相向一侧可形成用于放置羊毛被芯2的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其特征在于:包括被罩(1)和羊毛被芯(2),所述被罩(1)由两块编织布(5)复合而成,两块所述编织布(5)复合后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羊毛被芯(2)的放置区(11)和两块所述编织布(5)固定连接的连接区(12),每一所述编织布(5)均由第一编织线(3)和第二编织线(4)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3)包括棉线(31);所述第二编织线(4)包括相变储能纤维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12)包括缝合固定区(121)和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区(122),所述开口区(122)靠近所述放置区(11)一侧与所述放置区(11)内部连通,两块所述编织布(5)相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6),两块所述魔术贴(6)均设置于开口区(122),且两块所述魔术贴(6)相向一侧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编织布(5)均是由排布有针盘织针和针筒织针的双面圆纬机编织而成的纬编织物,所述被罩(1)以八路为最小循环组织;所述最小循环组织包括采用所述第一编织线(3)的第一路成圈系统(51)、第三路成圈系统(53)、第五路成圈系统(55)和第七路成圈系统(57);所述最小循环组织还包括采用所述第二编织线(4)的第二路成圈系统(52)、第四路成圈系统(54)、第六路成圈系统(56)和第八路成圈系统(5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棉绒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线(31)与所述相变储能纤维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亚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都寝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