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6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包括面罩体和安装管,面罩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充气软管,面罩体的一侧连通有螺纹管,面罩体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出气单向阀,面罩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松紧束带,松紧束带远离面罩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魔术贴。通过气道管和通气孔,当气道管深入患者气道后时,患者造成困难气道的息肉附着在气道管上,将通气孔堵塞,螺旋设计的通气孔可以避免一端全部堵塞不通气,并且通气孔在气道管深入气道后将面罩体内部的气体导入患者气管内,辅助呼吸,同时气道管的尺寸粗细根据困到气道的等级不同进行缩短,便于安全的辅助患者呼吸。全的辅助患者呼吸。全的辅助患者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


[0001]本技术属于困难气道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围术期气道的管理是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麻醉医生对气道的掌控常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然而,在临床麻醉工作中,麻醉医生经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气道的挑战,有报道显示,困难气道的发生率高达到1%

4%,麻醉死亡病例中约30%是因严重的困难气道处理失败造成,其中患者通气困难是较为紧急的情况,当托下颌、使用口咽通气道或置入喉罩仍通气困难时,则现惊险紧急场面,此时医生多束手无策而致患者生命于垂危,当有过度肥胖、舌体肥大、鼾症和呼吸睡眠暂停等合并症时,患者多因咽腔狭小和肥大的舌体后坠致通气困难,而单纯地托起下颌仍不能解除后坠舌体导致的气道阻塞。
[0003]当患者出现困难气道时,由于呼吸受阻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气道呼吸可能会造成患者缺氧,而脑部缺氧此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困难气道时围术期或者医疗急救中非常棘手的问题,而现有的应对办法时为患者佩戴困难气道面罩,但是当单纯的更改体位或者对患者进行外部施压辅助呼吸无法起到作用时用到插管等操作,而插管物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解决了现有的应对办法时为患者佩戴困难气道面罩,但是当单纯的更改体位或者对患者进行外部施压辅助呼吸无法起到作用时用到插管等操作,而插管物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包括面罩体和安装管,所述面罩体的背面沿着边缘固定安装有充气软管,所述面罩体的正面一侧连通有螺纹管,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出气单向阀,所述面罩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松紧束带,所述松紧束带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所述面罩体的正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软质前罩,所述软质前罩的中间部连通有作业管,所述作业管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作业管的端部活动安装有软塞,所述安装管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柱且插入到作业管内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道管,所述气道管远离安装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管。
[0006]优选的,所述充气软管的规格尺寸与面罩体的规格尺寸相适配,且充气软管的底部连通有充气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充气软管围绕面罩体一圈,使用时通过松紧束带将面罩体系在患者头部和颈部后,通过充气管向充气软管的内部充气使得其扩张,将患者面部和面罩体进行密封,增加气密性。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外侧铰接有密封盖。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当密封盖打开时或者通过软质的密封盖向面罩体内部释放麻醉气体,可以对患者进行麻醉作业。
[0010]优选的,所述松紧束带和魔术贴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四个松紧束带呈矩形对称均匀分布在面罩体的两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松紧束带和魔术贴将面罩体系在患者头颈部,两组松紧束带,一组绕接于患者头部,另一组绕接于患者颈部,并通过魔术贴固定松紧束带的位置,防止发生偏移。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规格尺寸与螺纹柱的规格尺寸相适配,所述安装管的规格尺寸与作业管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当打开软塞后,将安装管套接在作业管的内部,并通过螺纹柱铰接在螺纹槽深入作业管的内部,使得作业人员可通过作业管和软质前罩调整气道管深入患者气管的位置,并且当安装管深入时将作业管内部的螺纹槽连接氧气发生机的管道或者呼吸机的管道。
[0014]优选的,所述气道管和锥管的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呈螺旋环绕布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当气道管深入患者气道后时,患者造成困难气道的息肉附着在气道管上,将通气孔堵塞,螺旋设计的通气孔可以避免一端全部堵塞不通气,并且通气孔在气道管深入气道后将面罩体内部的气体导入患者气管内,辅助呼吸,同时气道管的尺寸粗细根据困到气道的等级不同进行缩短,便于安全的辅助患者呼吸。
[0016]优选的,所述锥管远离气道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珠。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当气道管穿过患者气管时,锥管和球柱将息肉等将两侧推开,并且球珠的圆滑防止损伤患者的气管和肉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设置的面罩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面罩体系在患者头部,通过松紧束带和魔术贴将面罩体系在患者头颈部,两组松紧束带,一组绕接于患者头部,另一组绕接于患者颈部,并通过魔术贴固定松紧束带的位置,防止发生偏移,接着通过充气管向充气软管的内部充气使得其扩张,将患者面部和面罩体进行密封,并且通过作业管连接氧气发生机或者呼吸机等,而后通过打开密封盖或者通过软质的密封盖向面罩体内部释放麻醉气体,可以对患者进行麻醉作业,如果当调整患者的头颈位置体位无法改变困难气道的情况时,此时将安装管套接在作业管的内部,并通过螺纹柱铰接在螺纹槽深入作业管的内部,使得作业人员可通过作业管和软质前罩调整气道管深入患者气管的位置,使得气道管进入患者气管内,锥管和球珠将患者口鼻的息肉进行推开后,进入气管的内部,并且当安装管和气道管深入后,通过作业管内部的螺纹槽在安装外侧连接氧气发生机的管道或者呼吸机的管道,接着气流穿过堵塞通气孔的气道管并通过螺旋的未堵塞通气孔,连通患者肺部和面罩,便于呼吸和麻醉气体的进入,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因为困难气道呼吸危险的情况,增加了安全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0]2、通过设置的气道管和通气孔,当气道管深入患者气道后时,患者造成困难气道的息肉附着在气道管上,将通气孔堵塞,螺旋设计的通气孔可以避免一端全部堵塞不通气,
并且通气孔在气道管深入气道后将面罩体内部的气体导入患者气管内,辅助呼吸,同时气道管的尺寸粗细根据困到气道的等级不同进行缩短,便于安全的辅助患者呼吸。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气道管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气道管后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面罩体;2、充气软管;3、松紧束带;4、密封盖;5、螺纹管;6、软质前罩;7、软塞;8、作业管;9、出气管;10、出气单向阀;11、魔术贴;12、充气管;13、螺纹槽;14、安装管;15、螺纹柱;16、气道管;17、球珠;18、锥管;19、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体(1)和安装管(14),所述面罩体(1)的背面沿着边缘安装有充气软管(2),所述面罩体(1)的正面一侧连通有螺纹管(5),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安装有出气单向阀(10),所述面罩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松紧束带(3),所述松紧束带(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1),所述面罩体(1)的正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软质前罩(6),所述软质前罩(6)的中间部连通有作业管(8),所述作业管(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作业管(8)的端部活动安装有软塞(7),所述安装管(14)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柱(15)且插入到作业管(8)内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气道管(16),所述气道管(16)远离安装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管(18)。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姜虹金晨昱曹爽徐天意王杰周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