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凃少泉专利>正文

一种单相墙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5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相双线墙壁开关,其特征是采用双线由同一按键下的两个拨叉装置同时拨动两个触断铜片的控制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特点,在电路接线方式上与插座串联使用,可替代单相闸刀使用,避免频繁抽插插头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保护电器具有很明显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器,具体指一种单相电源开关。目前市场销售和社会广泛使用的单相电源开关都是采用火线单线控制方式,采用这一方式,要求在安装时,正确接入火线,而在实际生活中,因线路修理和线路改装等原因,经常出现火线、零线误换的现象,留下触电事故隐患。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家用电器的种类日新月异,普及率迅猛发展,无论从安全用电,还是保护电器的角度,现有技术的单线控制方式都不是最好方式。虽然现有技术有多种漏电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由于其造价较高,不适用于一般家庭单独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现有技术的单相电源控制原理为基础,生产成本略高于单线控制的墙壁开关,其安全性达到百分之百的双线同时控制的家用单相墙壁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单相电源开关的单线触断方式改为双线触断方式,在一个开关内设置两个触断装置,同时分别控制火线和零线的接通或断开,两个触断装置由一个压力弹簧双拨叉按键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压力弹簧拨叉式墙壁开关相比,每个开关装置仅增加一个触断装置成本,其生产工艺和安装使用方法相同,同样可设计制成多开一体或开关插座一体或多开、多插一体多种型式,尤其适合于将开关上的插座与开关联合使用,由开关控制插座电源,相当于给插座安装了一个双线闸刀,可避免某些高档家用电器因频繁拨插头造成插座损坏,所带来的使用上的麻烦和引起故障。采用双线控制单相电源方式,还可杜绝某些家用电器停机带电的现象,对电器的保护十分有利。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方式。附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按键主视图附图2 本技术按键右视图附图3 本技术按键A-A剖视图附图4 本技术按键B-B剖视图附图5 本技术拨叉主视图附图6 本技术拨叉右视图附图7 本技术拨叉C-C剖视图附图8 本技术拨叉D-D剖视图附图9 本技术跷板座主视图附图10 本技术跷板座右视图附图11 本技术跷板座俯视图附图12 本技术跷板座E-E剖视图附图13 本技术底座主视图附图14 本技术底座右视图附图15 本技术底座F-F剖视图附图16 本技术底座G-G剖视图附图17 本技术底座俯视图附图18 本技术整体结构剖示图附图所示,本技术由按键1、绝缘跷板座2、拨叉3、底座4四部分组成;按键1内设两对称凸勾卡5、拨叉3由拨叉座6、叉杆7和压力弹簧9构成,拨叉座6上设有与凸勾卡5对应的凹勾卡8,其外侧两对应面设有凸柱10,绝缘跷板座2两对应内侧设有凹槽11,底座4内设有两对接线柱12和两个V型触通铜片13,两片活动触断铜片14分别落在V型触通铜片13底部,其上边分别嵌入叉杆7的叉口内。两对接线柱12中间有一绝缘隔板15,每一接线柱14上侧面有一银触点16。本技术安装时,将单相电的火线零线的进出线端分别对应接在两对接线柱14上,拨叉3的拨叉座6从绝缘跷板座2下方向上与按键1通过对应凹凸卡钩连为一体,拨叉3的凸柱10顶在绝缘跷板座2内侧的凹槽11内。拨叉3的两根叉杆7分别套上压力弹簧9,并叉住活动触断铜片14的上侧,使用时按动按键1,拨叉3的两根叉杆7同时摆动,即同时拨动触断铜片14摆动,在压力弹簧9的压力下,分别压在同一侧的两个接线柱12的银触点16上。使电路呈接通或断开状态。本技术可与现有普通开关一样设计为单开、双开、多开和开插一体等多种形式,如将单相电源插座串联在开关后面,则开关可用作插座的闸刀,避免频繁抽、插插头带来的各种麻烦和故障。本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美观、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电源开关由按键、拨叉、触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拨叉(3)上设有两个叉杆(7),底座(4)内每一开关装置设有四个接线柱(12),两个V型触通铜片(13)和两个活动触断铜片(14)构成一对触断装置,两触断装置中间有一绝缘隔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单相电源开关由按键、拨叉、触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拨叉(3)上设有两个叉杆(7),底座(4)内每一开关装置设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凃少泉
申请(专利权)人:凃少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