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加调整行程的切换开关,特别涉及一种用以控制笔记型计算机、PDA、语言翻译机等电子产品电源关闭、待机状态的切换开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多厂商要求其按压元件长度略短于弹性压片与开关之间的间距,但因注射成型不易,加上按压元件如果有过短的次品,又会导致按压元件不足以压接弹性压片压掣按钮,这样更会丧失其原有的功能。此外,由于使用者都知道电子产品在上盖盖合后即会进入休眠待机状态,但实际上电子产品需要2至3秒时间将原有状态储存,而弹性压片的设计也是预留有部分行程让电子产品运行,但是由于按压元件过长,将缩短电子产品运行时间,因而造成使用者盖上上盖并将电子产品搬动时,造成电子产品仍在运转情况下受到震动,使得其内部组件(例如硬盘)造成损坏,并使原有资料丢失。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在电子产品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1、3-2、3-3,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4-1、4-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见图3-1,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加调整行程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20)内设有多个插脚(21)、用以导接前述插脚(21)的导电元件(23)、一用以压掣导电元件(23)的按钮(22)以及一弹性压片(30),该弹性压片(30)一端为定位在开关(20)一侧的固定段(33),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施力段(34),并在施力段(34)上设有一用以压接前述按钮(22)的压掣段(31a),让弹性压片(30)下移使压掣段(31a)先向下压接按钮(22)以导通插脚(21),以此提供施力段(34)末端与开关(20)的较长间距而便于切换开关(20)的行程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调整行程的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20)内设有多个插脚(21)、用以导接前述插脚(21)的导电元件(23)、一用以压掣导电元件(23)的按钮(22)以及一弹性压片(30),该弹性压片(30)一端为定位在开关(20)一侧的固定段(33),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施力段(34),并在施力段(34)上设有一用以压接前述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