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嘉栋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42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支护钢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包括钢带修复装置主体、修复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和移动机构,钢带修复装置主体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修复机构,修复机构的前面嵌入连接有第一传送机构,修复机构的底端嵌入连接有移动机构,修复机构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第一防护箱,第一传送机构有助于对支护钢带进行传送,把支护钢带传送到修复机构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修复效率,修复机构是由上部修复器、下部修复器、调节杆、伸缩杆、调节器、电动机、安装器和修复辊共同组成,修复机构有助于对支护钢带进行冷压,使支护钢带上的凹凸变形处重新压平,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可以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可以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可以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支护钢带
,具体为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带也叫顶板钢带,是用高强合金板冷压而成,钢带与各种锚杆共同组合组成锚杆的整体性,钢带是软弱岩石和煤顶板控制的最佳选择,钢带广泛用于矿井下巷道工作面切眼、峒室及其它领域的巷道支护,对处理不稳定围岩效果更佳。
[0003]目前,支护钢带长期的支护过程中,钢带易发生弯曲,重新更换需耗费大量成本,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使用修复装置对钢带进行修复,具体修复过程为将钢带的弯曲部位施压至平坦状态,现有的装置对于支护钢带修复,是将弯曲部位放置到液压千斤顶下对其进行施压以达到平坦的目的,但是对于一条钢带的多个弯曲部位需要来回的上下伸缩千斤顶,过程比较消耗时间,且效率过慢,不利于大工作量的修复,而且现有的装置功能单一,操作规程繁琐,智能性低。
[0004]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修复效果差、功能单一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包括钢带修复装置主体(1)、修复机构(2)、第一传送机构(3)和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修复装置主体(1)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修复机构(2),所述修复机构(2)的前面嵌入连接有第一传送机构(3),所述修复机构(2)的底端嵌入连接有移动机构(4),所述修复机构(2)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第一防护箱(201),所述第一防护箱(201)的内部顶部嵌入连接有上部修复器(202),所述第一防护箱(201)的内部底部嵌入连接有下部修复器(203),所述第一防护箱(201)的内部另一侧嵌入连接有调节杆(204),所述第一防护箱(201)的内部顶部另一侧嵌入连接有伸缩杆(205),所述调节杆(20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器(206),所述调节器(206)的一端嵌入连接有电动机(207),所述电动机(207)的一端嵌入连接有旋转器(208),所述旋转器(208)的一端嵌入连接有安装器(209),所述安装器(2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修复辊(2010),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第二防护箱(301),所述第二防护箱(301)的内部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支撑柱(302),所述支撑柱(302)的顶端嵌入连接有缓冲器(303),所述缓冲器(303)的顶端嵌入连接有动力箱(304),所述动力箱(304)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旋转轴(305),所述旋转轴(305)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传送带(306),所述传送带(30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307),所述第二防护箱(301)的内部另一侧嵌入连接有液压伸缩柱(308),所述传送带(3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护钢带(309),所述移动机构(4)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固定底座(401),所述固定底座(401)的顶端一侧嵌入连接有固定器(402),所述固定底座(401)的底端一侧嵌入连接有固定柱(403),所述固定底座(401)的底端另一侧嵌入连接有移动轮(404),所述固定底座(401)的底端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控制箱(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机构(2)的后面嵌入连接有第二传送机构(5),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顶端嵌入连接有控制面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支护钢带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是由移动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嘉栋邓天何川
申请(专利权)人:石嘉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