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和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24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握把,缠绕管以及锁扣装置,所述握把底部开口且中空设置,握把包括握持部和操作部,操作部连接在握持部底端,缠绕管设置在握把内部且可由操作部底部拉出,缠绕管为记忆金属材料,锁扣装置设置在操作部上用于固定缠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握把内部的可自由变形的缠绕管,增加用伞时的趣味性,同时缠绕管可弯曲缠绕在手上或其它地方,增加伞的便携性;通过设置在握把上的锁扣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缠绕管的时候将缠绕管收进握把内,确保在不使用缠绕管时缠绕管不会影响伞的正常使用,增加整体的舒适性和适用范围。增加整体的舒适性和适用范围。增加整体的舒适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和伞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伞,特别是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和伞。

技术介绍

[0002]伞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可以挡雨蔽日,常见的伞有直柄伞和曲柄伞两种,但由于两种伞柄的单一形式,各自存在有优缺点,直柄伞的伞柄为直杆设置,方便握持使用,但携带和摆放不便,曲柄伞的伞柄弯曲设置,可以悬挂在手臂上,方便携带和摆放,但握持使用时会有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握把内设置有缠绕管,缠绕管可自由变形,增加伞的趣味性及适用性的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和伞。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包括有握把,缠绕管以及锁扣装置,所述握把底部开口且中空设置,握把包括握持部和操作部,操作部连接在握持部底端,缠绕管设置在握把内部且可由操作部底部拉出,缠绕管为记忆金属材料,锁扣装置设置在操作部上用于固定缠绕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按压部、操作环、复位弹簧和挤压头,操作环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握把操作部内并环绕缠绕管,挤压头设置在操作环一侧内壁,按压部设置在操作环相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且露出握把操作部,复位弹簧设置在挤压头和握把操作部内壁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管包括管头,变形段和限位段,变形段可弯曲形变,管头设置在变形段下方,管头的直径大于握把底部开口的内径,限位段连接在变形段上方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握把内部,限位段外径大于握把底部开口的内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管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为包裹在缠绕管外层的亲肤橡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握把上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为包裹在握把外层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
[0010]一种伞,包括有伞杆以及如上述的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所述伞杆连接在握把上方。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握把内部的可自由变形的缠绕管,增加用伞时的趣味性,同时缠绕管可弯曲缠绕在手上或其它地方,增加伞的便携性;通过设置在握把上的锁扣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缠绕管的时候将缠绕管收进握把内,确保在不使用缠绕管时缠绕管不会影响伞的正常使用,增加整体的舒适性和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缠绕管在握把中的状态;
[0013]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正视图,图中示出了缠绕管在拉出状态下的结构。
[0014]图中:1.伞杆,2.握把,20.握持部,21.操作部,22.海绵层,3.缠绕管,30.管头,31.变形段,32.限位段,33.橡胶层,4.锁扣装置,40.按压部,41.操作环,42.复位弹簧,43.挤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和伞,包括有伞杆1以及如上述的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所述伞杆1连接在握把2上方。
[0017]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包括有握把2,缠绕管3以及锁扣装置4,握把2底部开口且中空设置,握把2包括握持部20和操作部21,操作部21连接在握持部20底端,缠绕管3设置在握把2内部且可由操作部21底部拉出,缠绕管3为记忆金属材料,锁扣装置4设置在操作部21上用于固定缠绕管3,握把2上设置有海绵层22,海绵层22为包裹在握把2外层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
[0018]缠绕管3包括管头30,变形段31和限位段32,变形段31可以弯曲形变,管头30设置在变形段31下方,管头30的直径大于握把2底部开口的内径,限位段32连接在变形段31上方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握把2内部,限位段32外径大于握把底部开口的内径,缠绕管3上设置有橡胶层33,橡胶层33为包裹在缠绕管3外层的亲肤橡胶。
[0019]锁扣装置4包括按压部40、操作环41、复位弹簧42和挤压头43,操作环41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握把2操作部21内并环绕缠绕管3,挤压头43设置在操作环41一侧内壁,按压部40设置在操作环41相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且露出握把2操作部21,复位弹簧42设置在挤压头43和握把2操作部21内壁之间。
[0020]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使用时,按住锁扣装置4的按压部40,将缠绕管3自握把2内拉出,松开锁扣装置4的按压部40,将缠绕管3固定在握把2底端,缠绕管3为记忆金属材料,可以随意将缠绕管3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可玩性高,同时缠绕管3可以弯曲成圈挂在手臂或者栏杆上,增加伞的便携性,在不使用缠绕管3时,按住锁扣装置4的按压部40,将缠绕管3推回握把2内,松开按压部40,将缠绕管3锁定在握把2内部。
[0021]握把2外层包裹的聚醚型氨酯泡沫海绵可增加握持的舒适感,缠绕管3限位段32直径大于握把2开口的直径,防止在拉出时操作失误而使缠绕管3完全脱离握把2,同时限位段32也起到导向作用,使拉出推回时更加轻松,管头30直径大于握把2开口的直径,在推回时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在拉出时起到辅助作用,使拉出时更加省力。
[0022]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握把,缠绕管以及锁扣装置,所述握把底部开口且中空设置,握把包括握持部和操作部,操作部连接在握持部底端,缠绕管设置在握把内部且可由操作部底部拉出,缠绕管为记忆金属材料,锁扣装置设置在操作部上用于固定缠绕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按压部、操作环、复位弹簧和挤压头,操作环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握把操作部内并环绕缠绕管,挤压头设置在操作环一侧内壁,按压部设置在操作环相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且露出握把操作部,复位弹簧设置在挤压头和握把操作部内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缠绕管的伞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卿泳颜燕萍陈仕天
申请(专利权)人: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