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庆专利>正文

电磁铁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19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直接控制液压系统或者气压系统阀门的电磁铁式继电器,其由触点等构成的触点机构和线圈、铁芯、衔铁等构成的电磁铁机构组成,因而具备继电器元件和电磁铁元件的双重功能,它在自动控制电路中大量存在的继电器控制电磁铁方式和继电器与电磁铁同步动作控制方式下可直接代替继电器元件和电磁铁元件,使电路简化而合理,所用元件减少一半,空间缩小,电路耗电降低,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维护量减少。(*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电磁铁式继电器,特别是一种可直接控制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阀门的电磁铁式继电器。在机床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大量的控制方式是通过继电器线圈的导通,经其触点使电磁铁线圈导通,再由电磁铁动作,去控制液压系统油路的阀门,或者是使继电器线圈和电磁铁线圈并联同步导通,去实现各自的功能,这就出现了继电器线圈和电磁铁线圈重复工作的不合理性,直接表现为电路元件数量大,占用空间多,电路连接复杂,耗电多等弊端,降低了电路可靠性,增加了电路维护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上述控制方式中可以代替继电器元件和电磁铁元件的电磁铁式继电器以使电路简化而合理,相应地使元件减少,同时使元件所占空间减少,降低耗电,降低成本,增加电路可靠性,减少电路维护量。本技术的实现方式其由触点机构和电磁铁机构组成,触点机构由现有电磁继电器元件去掉其线圈与铁芯而构成,即由触点等组成,电磁铁机构则采用了现有电磁铁元件的结构,由线圈、铁芯和衔铁等构成。本技术的特点即是,利用电磁铁机构的线圈与铁芯构成的电磁系统,达到对电磁铁机构衔铁的作用和对触点机构触点的作用,使其同时具备电磁铁元件的功能和继电器元件的功能。经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电磁铁机构,即可与液压阀或气压阀相配接,当电磁铁机构的线圈通电而产生磁力作用时,一方面,其作用力使衔铁动作,而带动液压阀或气压阀动作,另一方面又作用于触点机构而完成触点的转换,从而用本技术即可代替上述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元件和电磁铁元件,使控制电路变得简单合理,并使元件数量大为减少,占用空间减少,耗电降低,成本降低,电路可靠性增加,电路维护量减少。以下以给出的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直流电磁铁式继电器的结构图,图2为外形图(同液压阀配接)。图1中1为触点机构,6为动触片,7为触点,8为触点机构衔铁,2为电磁铁机构,3为液压阀,4为线圈,5为电磁铁机构衔铁,9为安装在衔铁(5)上的行程调节杆,其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触点机构衔铁(8)连接,当调节杆取适当长度时,在弹簧的配合下,即可保证触点机构衔铁(8)行程参数以及其它相关参数。根据图1,当线圈(4)通以直流电时,在磁力作用下,使衔铁(5)向下运动,推动液压阀(3)工作,与此同时,在衔铁(5)向下运动时,与之相连的行程调节杆(9)也向下运动,从而通过连接弹簧使触点机构衔铁(8)向下运动,完成触点的转换。图3为交流电磁铁式继电器的结构图,4为外形图(同液压阀配接)。图3中1为触点机构,2为电磁铁机构,3为液压阀,4为线圈,5为电磁铁机构衔铁,7为触点,8为触点机构衔铁,9为行程调节杆。根据图3,行程调节杆(9)同样通过弹簧与触点机构衔铁(8)连接,当线圈(4)通以交流电时,产生与图1直流电磁铁式继电器完全相同的动作过程。图5为时间电磁铁式继电器,6为外形图(同液压阀配接)。图5中10为橡皮膜,7为触点,2为电磁铁机构,3为液压阀,4为线圈,5为电磁铁机构衔铁,9为行程调节杆。根据图5,继电器为具有空气活塞机构的时间式继电器,行程调节杆(9)直接与活塞机构的活塞杆接触,当线圈(4)通电时,衔铁(5)带着调节杆(9)向下运动,活塞杆失去接触,在活塞机构延时作用下,经设定时间后,活塞杆下降到位,与调节杆(9)重新接触,此时继电器完成触点转换。上述实施例的制作简单,成本低于原有继电器元件和电磁铁元件总和,使用方便而广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铁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是由触点机构(1)和电磁铁机构(2)组成,触点机构(1)由触点等组成,电磁铁机构(2)由线圈(4)、铁芯和衔铁(5)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磁铁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是由触点机构(1)和电磁铁机构(2)组成,触点机构(1)由触点等组成,电磁铁机构(2)由线圈(4)、铁芯和衔铁(5)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式继电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
申请(专利权)人:赵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