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4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和古建筑物本体,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通过开设预埋槽固定安装有与古建筑物本体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支撑架,两个所述U型支撑架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古建筑物本体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框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维护技术领域。该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使古建筑具有很好的支撑和限位效果,且在发生地震或较大的震动时能够很好的保持古建筑物本体的稳定,避免古建筑在发生地震时随着地面的损坏而崩塌的弊端,从而大大加强了古建筑的稳定性,进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维护
,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存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古建筑,在经历多年的历史岁月洗礼进入晚年时期,出现不同层度的安全隐患甚至毀坏的可能 ,急需采取措施进加固修缮来保存这些古建筑。古建筑大都采取砖混结构、木结构,由于使用年限长,各种腐蚀、材料老化及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等,出现承载力不足,需要对古建筑进行正确的加固、修缮、维护,但现有的对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3]现有的对古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其底部通常都是直接使用混凝土甚至泥土进行支撑,导致在发生地震时古建筑物本体容易与底部的混凝土或泥土一起崩塌,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且现有的对古建筑加固结构的减震设施较差,不能很好的对古建筑进行减震保护,导致地震所产生的震动直接对古建筑物本体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古建筑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加固结构不能很好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和古建筑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的内部通过开设预埋槽固定安装有与古建筑物本体(2)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支撑架(4),两个所述U型支撑架(4)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古建筑物本体(2)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框(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减震器(6),所述弹簧减震器(6)设置有多个且呈等距均匀分布于支撑框(3)内腔的底部,所述弹簧减震器(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7),所述限位套筒(7)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齿牙板(10),两个所述齿牙板(10)之间设置有与齿牙板(10)相啮合的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L型连接杆(12),所述L型连接杆(12)的一端贯穿限位套筒(7)并延伸至限位套筒(7)的外部,所述L型连接杆(12)延伸至限位套筒(7)外部的一端与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牙板(10)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昱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