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门智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3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属于手术钳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钳环把,所述第一钳环把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片且通过第一卡扣片和第二卡扣片与第二钳把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内侧壁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刺,所述安装刺插接在安装槽内侧壁,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安装环一端,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在橡胶套内侧壁,所述安装环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钳环把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眼袋手术钳的钳把环外侧壁均包裹有橡胶套,可保护医护人员的手,同时手术钳铰接片处较窄、钳头横截面2毫米,操作空间大,便于手术。手术。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

技术介绍

[0002]眼袋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形成原因是眶隔内的脂肪增生或者水肿、向外移位,继发原因是下眼睑皮肤松弛和眼轮匝肌的松弛下垂,病人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是整形外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考虑到眼袋年轻化,常用的去眼袋手术方法是“内切口”,即下睑结膜切口入路法,可以用拉钩拉开下眼睑,暴露眶隔以及眶隔内的脂肪团,当然现在也有医生为减少下睑结膜因牵拉、扩张引起的损伤,已改良“内切口”去眼袋,放弃拉钩的使用,而是用手术钳直接从下眼睑结膜处以一个2mm左右的开口进入眶隔,夹取、分离、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用高频电刀或者激光止血,下睑结膜开口无需缝合,这种方法便捷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年轻患者,术中使用的手术钳,主要为现有的纹式血管钳,直钳或者弯钳。
[0003]现有的眼袋手术钳的钳环把为硬质金属,钳环把较薄,医护人员长期持握钳环把工作,钳环把边缘处容易挤压医护人员手上的肉,形成挤压痕甚至破皮,传统的手术钳的铰接片较宽,不利于深入创口,操作空间有限,钳头较厚、手术时损伤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本技术新型眼袋手术钳的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外侧壁均包裹有橡胶套,可保护医护人员的手,增加使用手术嵌的舒适度,橡胶套为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质软有弹性,在常温下受压能迅速回弹,工作人员手持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时,接触到柔软的橡胶套,手不易被割伤,当橡胶套损坏需要更换时,将上唇片和下唇片分开,将橡胶套从嵌把环表面掀开,拉拽橡胶套,使橡胶套的橡胶安装环与钳把环的环槽内侧壁分离,将新的橡胶套的橡胶安装环对准环槽并挤入,使安装刺插入安装槽内,由于安装刺顶部伞状硬片独特的结构,易插入难分离,环槽和安装环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使橡胶套与钳把环稳固连接,难以晃动,不会影响手术钳的精准度,最后将橡胶套翻过来使橡胶套包覆住钳把环,手术钳的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均设计为细长窄片,比常规血管钳更窄,有利于“小切口、微创”,操作空间大,钳头横截面2毫米,2毫米的前端既能保护血管、避免损伤,又有利于突破眶隔,夹取脂肪,便于手术,连杆与钳头150度角度符合解剖形态,手术的准确度更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包括第一钳环把,所述第一钳环把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片且通过第一卡扣片和第二卡扣片与第二钳把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内侧壁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刺,所述安装刺插接在安装槽内侧壁,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安装环一端,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在橡胶套内侧壁,所述
安装环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钳环把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片,所述第一铰接片通过铰接栓与第二铰接片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片末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把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片,所述第二铰接片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钳头。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片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齿,所述第一卡扣齿顶部卡扣连接有第二卡扣齿,所述第二卡扣齿固定连接在第二卡扣片表面。
[0008]进一步:所述安装刺包括硬杆和伞状硬片,所述硬杆顶部焊接有伞状硬片。
[0009]进一步:所述橡胶套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唇片,所述橡胶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唇片。
[0010]进一步:所述环槽和安装环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钳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齿,所述第二钳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新型眼袋手术钳的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外侧壁均包裹有橡胶套,可保护医护人员的手,增加使用手术嵌的舒适度,橡胶套为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质软有弹性,在常温下受压能迅速回弹,工作人员手持第一钳环把和第二钳把环时,接触到柔软的橡胶套,手不易被割伤,当橡胶套损坏需要更换时,将上唇片和下唇片分开,将橡胶套从嵌把环表面掀开,拉拽橡胶套,使橡胶套的橡胶安装环与钳把环的环槽内侧壁分离,将新的橡胶套的橡胶安装环对准环槽并挤入,使安装刺插入安装槽内,由于安装刺顶部伞状硬片独特的结构,易插入难分离,环槽和安装环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使橡胶套与钳把环稳固连接,难以晃动,不会影响手术钳的精准度,最后将橡胶套翻过来使橡胶套包覆住钳把环,解决医护人员长期持握现有的眼袋手术钳的钳环把工作,钳环把边缘处容易挤压医护人员手上的肉,形成挤压痕甚至破皮的问题,手术钳的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均设计为细长窄片,比常规血管钳更窄,有利于“小切口、微创”,操作空间大,钳头横截面2毫米,2毫米的前端既能保护血管、避免损伤,又有利于突破眶隔,夹取脂肪,便于手术,连杆与钳头150度角度符合解剖形态,手术的准确度更高,解决传统的手术钳的铰接片较宽,不利于深入创口,操作空间有限,钳头较厚、手术时损伤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的第一钳把环和第二钳把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钳把环;2、第一卡扣片;3、第二卡扣片;4、第二钳把环;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一铰接片;8、第二铰接片;9、铰接栓;10、第一钳头;11、第一防滑齿;12、第二钳头;13、第二防滑齿;14、上唇片;15、下唇片;16、橡胶套;17、安装刺;1701、硬杆;1702、伞状硬片;18、环槽;19、安装环;20、安装槽;21、第二卡扣齿;22、第一卡扣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包括第一钳环把1,所述第一钳环把1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片2且通过第一卡扣片2和第二卡扣片3与第二钳把环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钳环把1和第二钳把环4内侧壁均开设有环槽18,所述环槽18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刺17,所述安装刺17插接在安装槽20内侧壁,所述安装槽20开设在安装环19一端,所述安装环19固定连接在橡胶套16内侧壁,所述安装环19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眼袋手术钳,包括第一钳环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环把(1)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片(2)且通过第一卡扣片(2)和第二卡扣片(3)与第二钳把环(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钳环把(1)和第二钳把环(4)内侧壁均开设有环槽(18),所述环槽(18)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刺(17),所述安装刺(17)插接在安装槽(20)内侧壁,所述安装槽(20)开设在安装环(19)一端,所述安装环(19)固定连接在橡胶套(16)内侧壁,所述安装环(19)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钳环把(1)外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片(7),所述第一铰接片(7)通过铰接栓(9)与第二铰接片(8)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片(7)末端一体化设置有第一钳头(10),所述第二钳把环(4)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片(8),所述第二铰接片(8)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钳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智和翟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门智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