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3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旋耕装置、开沟起垄装置、播种装置和飞土覆盖装置,开沟起垄装置包括挡土板和开沟板,挡土板分别设于旋耕装置两侧,开沟板设于挡土板内侧及所述旋耕装置后方的两侧;飞土覆盖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飞土阻挡板和刮土板,所述飞土阻挡板上端固定在旋耕装置的横梁上方,并向远离所述旋耕装置一端向下弯折,刮土板两端与挡土板活动连接,可上下移动;播种装置的下种管穿过飞土阻挡板,下端间隔固定在刮土板后方。本播种机可一次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覆盖工序,作业效率高;利用旋耕装置带出的飞土覆盖种子,免去传统的开行覆土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和作业成本低,可实现农作物的起垄种植。的起垄种植。的起垄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播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起垄种植,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方便灌溉排水和田间操作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科学种植技术。作物机械化种植,要求机器的功能多样、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效果良好。现有的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大都安装有圆盘式或腿式开沟器用于开出播种沟,播种后依靠辊筒或者其他类型的覆土器盖土,安装这些装置后,增加了机器的重量和长度,增加能耗及生产和作业成本,同时,播种机的重量大也会影响播种机的作业效率,即市面上的旋耕施肥播种机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从而克服现有播种机结构复杂、重量大、能耗高、作业效率低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旋耕装置、开沟起垄装置和播种装置,所述开沟起垄装置包括挡土板和开沟板,所述挡土板分别设于所述旋耕装置两侧,所述开沟板设于挡土板内侧及所述旋耕装置后方的两侧;
[0005]所述旋耕装置后方还设有飞土覆盖装置,所述飞土覆盖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飞土阻挡板和刮土板,所述飞土阻挡板上端固定在旋耕装置后端上部、中部向远离所述旋耕装置一端延伸、下部向下弯折,所述刮土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的开沟板连接,且所述刮土板的底部高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的挡土板的底部;
[0006]所述播种装置的下种管贯穿所述飞土阻挡板,且下端间隔固定在所述刮土板后方。刮土板可保护下种管不会被泥土堵塞。
[0007]进一步地,可在飞土阻挡板上设置回形槽,所述导种管贯穿所述回形槽并通过螺栓等固定,可根据需要调节导种管的间距,从而实现行距可调。
[0008]优选的,所述飞土阻挡板呈“7”字形,即所述飞土阻挡板包括相连的水平挡板和竖向挡板,所述水平挡板的端部与所述旋耕装置后端上部固定。也可以把飞土阻挡板做成弧形板。
[0009]优选的,所述下种管贯穿所述飞土阻挡板的水平挡板;所述水平挡板内侧的下种管上部和/或中部弯成弧形。进一步地,所述下种管向两侧或者向远离所述旋耕装置一侧弯成弧形。将飞土阻挡板内的下种管中间弯成弧形的目的在于,当土壤湿度大、质地粘重、飞起的土壤有限时,大部分飞土能绕过下种管的中段阻挡,保证有足够的土壤覆盖播下的种子。即与下种管为直管的相比,覆土效果更好。
[0010]优选的,所述开沟板上部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其形状可以是梯形、三角形、锥形等等。优选的,所述开沟板为直角梯形。优选的,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也可以做成弧形。
[0011]优选的,所述开沟板和所述挡土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机架可拆卸式相连;所述开沟板外侧与所述挡土板内侧相接。
[0012]优选的,所述刮土板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开沟板连接,所述刮土板和所述开沟板之间的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可拆卸的垫片。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数量使刮土板前后移动位置;刮土板能前后移动的目的是,根据土壤质地、干湿度、和旋耕刀转速的不同,来调节飞起土壤的量,确保飞土覆盖的厚度适宜种子发芽出苗。
[0013]优选的,所述刮土板两端设有竖向移动槽,所述开沟板上设有螺孔,螺栓穿过所述移动槽和螺孔,实现所述刮土板与所述开沟板的固连。可根据土壤质地、干湿度、和旋耕刀转速的不同,将刮土板调节至合适高度,确保飞土覆盖的厚度适宜种子发芽出苗。
[0014]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安装于所述播种装置前部。
[0015]优选的,所述播种装置与所述施肥装置的动力部件传动连接。即所述播种装置与施肥器共用动力,施肥装置的的下肥盒轴和播种装置的播种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施肥装置由电机带动,所述电机与调速器电连接。所述播种装置与施肥装置的转动速度可通过电动机的调速器调速,控制施肥量和播种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播种机通过设置旋耕装置、开沟起垄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飞土覆盖装置等,可一次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覆盖等多到工序,作业效率高。
[0018]2. 本播种机通过设置改进的开沟起垄装置,在减轻播种机重量的同时实现农作物机械化起垄种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0019]3. 本播种机通过改进飞土覆盖装置,合理设置刮土板、飞土阻挡板、导种管的位置和形状,并利用旋耕装置带出的飞土覆盖种子,免去了传统的开行覆土装置,使机具结构简单,生产和作业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拆除飞土阻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机架;2、旋耕装置;3、开沟起垄装置;31、挡土板;32、开沟板;4、施肥装置;5、播种装置;6、飞土覆盖装置;61、刮土板;62、飞土阻挡板;621、水平挡板;622、竖向挡板;7、下种管;8、螺栓;9、竖向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旋耕装置2、开沟起垄装置3、施肥装置4、播种装置5和飞土覆盖装置6。所述施肥装置4和所述播种装置5设于所述旋耕装置2上方,且所述施肥装置4设于所述播种装置5前部;所述施肥装置4的导肥管将肥料导至所述旋耕装置2前端。所述开沟起垄装置3设于所述旋耕装置2后方的两侧,所述飞土覆盖装置6设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3后方。所述旋耕装置2、施肥装置4和所述播
种装置5均由市面采购后进行组装,所述播种装置5采用勺盘式排种器下种,所述施肥装置4采用外槽轮式施肥盒下肥,所述播种装置5与所述施肥装置4的转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动力由拖拉机提供,带动施肥装置的电机运转,并通过链轮带动播种装置运转,实现施肥与播种的同步进行。所述电机由调速器调节转速,控制施肥量和播种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从旋耕机变速箱输出动力,经变速和变向后,连接到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上。
[0026]所述开沟起垄装置3包括挡土板31和开沟板32,所述挡土板31分别设于所述旋耕装置2两侧,所述开沟板32有两块,所述开沟板32分别设于挡土板31内侧及所述旋耕装置2后方的两侧。所述开沟板32为上宽下窄的直角梯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开沟板32也可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三角形等。所述开沟板32外侧为直边,所述直边与所述挡土板31内侧相接。所述开沟板32和所述挡土板31上部分别通过螺栓8与所述机架1可拆卸式相连,即所述开沟板32、所述挡土板31和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有螺孔,其中,所述开沟板32和所述挡土板31上的螺孔上下间隔设置,可根据需要选择螺孔的安装位置,方便拆卸还原旋耕机本身的功能。
[002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旋耕装置、开沟起垄装置和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包括挡土板和开沟板,所述挡土板分别设于所述旋耕装置两侧,所述开沟板设于挡土板内侧及所述旋耕装置后方的两侧;所述旋耕装置后方还设有飞土覆盖装置,所述飞土覆盖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飞土阻挡板和刮土板,所述飞土阻挡板上端固定在旋耕装置后端上部、中部向远离所述旋耕装置一端延伸、下部向下弯折,所述刮土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的开沟板连接,且所述刮土板的底部高于所述开沟起垄装置的挡土板的底部;所述播种装置的下种管贯穿所述飞土阻挡板,且下端间隔固定在所述刮土板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土阻挡板呈“7”字形,即所述飞土阻挡板包括相连的水平挡板和竖向挡板,所述水平挡板的端部与所述旋耕装置后端上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土覆盖式联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管贯穿所述飞土阻挡板的水平挡板;所述水平挡板内侧的下种管上部和/或中部弯成弧形。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茂艳梁天锋张晓丽高国庆陈雷韦显文陈家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