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78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包括具有油腔的油杯,油杯的油腔中可转动地设置有具有中心通道的主气管,油杯的油腔底部设置有发热组件支架,发热组件支架内部具有容纳腔且该容纳腔中固定安装有发热组件,主气管下部可转动地套设在发热组件支架外部,发热组件支架侧部开设有进液孔,主气管侧部开设有进液控制孔,油杯底部设置有底盖,底盖将发热组件支架固定在油杯的油腔底部,油杯上部可转动地设置有具有吸嘴气孔的吸嘴,主气管上端延伸进入到吸嘴内部并与吸嘴固定连接。该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有效防止漏液现象,消除隐患。消除隐患。消除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子烟产品作为传统香烟制品的替代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也越来越高。
[0003]在电子烟产品中,其核心部件为雾化器,雾化器在工作时主要通过发热体将烟油加热到沸点,形成烟气混合物,从而产生烟,在雾化器中,发热部件与导油材料是紧密接触的。
[0004]为了维持工作的持续性,现有市面电子烟产品中,雾化器中的导油材料是和油腔是直接连通的,由于油杯与吸嘴必需是导通的才能吸气,因此雾化器在长时间存放过程中存在漏液问题,尤其是在低气压环境,比如带上飞机时,由于气压差,会发生漏液问题,甚至带来使用上的安全隐患;现有市面上存在一些可实现发热体与油腔分离的产品,但是普遍需要通过拔、插等操作才能实现,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等缺点,不仅影响使用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实施成本。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油腔(11)的油杯(1),所述油杯(1)的油腔(11)中可转动地设置有具有中心通道(21)的主气管(2),油杯(1)的油腔(11)底部设置有发热组件支架(3),所述发热组件支架(3)内部具有容纳腔且该容纳腔中固定安装有发热组件(4),所述主气管(2)下部可转动地套设在发热组件支架(3)外部,发热组件支架(3)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发热组件(4)外侧壁连通的进液孔(301),所述主气管(2)侧部开设有进液控制孔(201),主气管(2)在转动过程中可使得进液控制孔(201)与进液孔(301)相互连通或相互错位隔离,所述油杯(1)底部设置有底盖(5),所述底盖(5)将发热组件支架(3)固定在油杯(1)的油腔(11)底部,油杯(1)上部设有吸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2)下端具有扩大部(22),所述进液控制孔(201)设置在所述扩大部(22)侧部,所述发热组件支架(3)上部具有伸出部(31),所述进液孔(301)设置在所述伸出部(31)侧部,所述发热组件支架(3)的容纳腔位于所述伸出部(31)的中心位置,所述伸出部(31)外侧壁套设有支架密封件(7),所述支架密封件(7)预留有匹配所述进液孔(301)的通孔,支架密封件(7)可在主气管(2)与发热组件支架(3)相互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扩大部(22)内壁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4)内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发热组件通孔(41),所述发热组件支架(3)具有支架通孔,所述底盖(5)具有连通到底盖(5)外部的底盖通孔,所述主气管(2)的中心通道(21)与发热组件通孔(41)、支架通孔、及底盖通孔依次连通到底盖(5)外部并形成用于进气的进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6)具有吸嘴气孔(61),吸嘴(6)可转动地设置在油杯(1)上部,所述主气管(2)上端延伸进入到吸嘴(6)内部并与吸嘴(6)固定连接,所述吸嘴(6)的吸嘴气孔(61)与主气管(2)的中心通道(2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油腔开关结构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1)上部内侧具有旋转限位槽(12),所述吸嘴(6)下部外侧具有配合所述旋转限位槽(12)的旋转限位凸块(62),所述旋转限位凸块(62)延伸进入到所述旋转限位槽(12)内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邓银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禾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