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张洋专利>正文

一种带风扇的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73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风扇的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帽带,帽带安装鱼头盔主体底端,头盔主体外表面安装有外壳,外壳内壁表面安装有缓冲层,缓冲层底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底端表面安装有电池槽,电池槽的一侧安装有体温感应模块,外壳表面安装有安全报警装置,安全报警装置一端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一侧安装有定位模块,摄像头的另一侧安装有处理芯片,处理芯片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安全报警装置两侧表面各安装有灯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全报警装置内部结构的设置,在使用者发生事故后立刻报警并向周围人员求救,防止使用者因事故导致晕厥或其他情况,无法及时自救错过最佳救援时间。最佳救援时间。最佳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风扇的头盔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保护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风扇的头盔。

技术介绍

[0002]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为军用头盔、警用头盔和民用头盔等,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弹头、弹片和其他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现头盔大量用于电动车和摩托车的骑行者,保护这些骑行者的头部安全。
[0003]但现有的头盔在通风性上非常差,特别在炎热的夏季,骑行者戴着头盔,头盔内部气温升高,汗流不止,苦不堪言,且若使用者发生事故,导致自身晕厥或其他原因失去自救能力,无法及时向周围求救,在一些人员流通较少的地方,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导致意外发生,且往往摩托车和电动车上不会安装行车记录仪,一些交通事故可能会导致两方争执不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风扇的头盔。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带风扇的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帽带,所述帽带安装鱼头盔主体底端,所述头盔主体两端安装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头盔主体外表面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表面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底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端表面安装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一侧安装有体温感应模块,所述电池槽底侧安装有内衬,所述外壳表面安装有安全报警装置,所述安全报警装置一端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一侧安装有定位模块,所述摄像头的另一侧安装有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所述安全报警装置两侧表面各安装有灯珠,所述安全报警装置一端表面安装有风扇开关。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处理芯片为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与处理芯片为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与处理芯片为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与处理芯片为电性连接,所述灯珠与处理芯片为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内部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蜂鸣器贯穿安装于安全报警装置底端表面,所述定位模块为北斗定位模块或GPS定位,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个通风口为对立设置,所述体温感应模块与风扇开关皆可控制风扇开启与关闭,所述风扇开关的控制优先度大于体温感应模块。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衬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电池槽内部
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为压力传感器、风扇和安全报警装置等部件供电。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帽带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帽带为环扣式,所述缓冲层为泡沫层且内部安装有5个及以上的弹簧。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碳纤维材料制作,所述内衬表面安装有绒布,所述内衬为网格结构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安全报警装置内部结构的设置,在使用者发生事故后立刻报警并向周围人员求救,防止使用者因事故导致晕厥或其他情况,无法及时自救错过最佳救援时间,且摄像头的设置可以拍摄到整个事故过程,防止事后对交通事故产生争执,并通过对立设置的通风口和风扇的设置加速头盔主体内部空气流通,防止使用者头部体温过高,且外壳和缓冲层内部弹簧的设置使得受到碰撞时,头盔主体可以更好的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头盔主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安全报警装置结构仰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安全报警装置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1、头盔主体;2、帽带;3、通风口;4、风扇;5、外壳;6、缓冲层;7、压力传感器;8、电池槽;9、体温感应模块;10、内衬;11、安全报警装置;12、摄像头;13、定位模块;14、处理芯片;15、蜂鸣器;16、灯珠;17、风扇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风扇4的头盔,包括头盔主体1和帽带2,帽带2安装鱼头盔主体1底端,头盔主体1两端安装有通风口3,通风口3内部安装有风扇4,头盔主体1外表面安装有外壳5,外壳5内壁表面安装有缓冲层6,缓冲层6底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的底端表面安装有电池槽8,电池槽8的一侧安装有体温感应模块9,电池槽8底侧安装有内衬10,外壳5表面安装有安全报警装置11,安全报警装置11一端表面安装有摄像头12,摄像头12一侧安装有定位模块13,摄像头12的另一侧安装有处理芯片14,处理芯片14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15,安全报警装置11两侧表面各安装有灯珠16,安全报警装置11一端表面安装有风扇开关17。
[0026]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7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摄像头12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定位模块13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蜂鸣器15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灯珠16与
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处理芯片14内部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蜂鸣器15贯穿安装于安全报警装置11底端表面,定位模块13为北斗定位模块13或GPS定位,摄像头12为红外摄像头12,当使用者佩戴头盔主体1在驾驶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头部发生碰撞,压力传感器7感受到压力,将信息传递至处理芯片14,处理芯片14将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至终端,终端人员立刻报警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交警,并通过定位模块13持续定位使用者位置,因摩托车或电动车上往往不会设置行车记录仪,通过摄像头12将意外过程拍摄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终端,防止肇事者逃逸或事后因交通原因产生争执,方便交警对事故进行处理,红外摄像头12可以在夜晚也能拍清事故现场,防止事故者因事故晕厥或失去行动能力,处理芯片14将控制蜂鸣器15发出蜂鸣声提醒周围人员进行呼救,灯珠16也会发出光芒方便在夜晚寻找到事故者,以免发生事故后,因事故者晕厥无人注意到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0027]两个通风口3为对立设置,内衬10为网格结构设置,体温感应模块9与风扇开关17皆可控制风扇4开启与关闭,风扇开关17的控制优先度大于体温感应模块9,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使用者头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风扇的头盔,包括头盔主体(1)和帽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带(2)安装鱼头盔主体(1)底端,所述头盔主体(1)两端安装有通风口(3),所述通风口(3)内部安装有风扇(4),所述头盔主体(1)外表面安装有外壳(5),所述外壳(5)内壁表面安装有缓冲层(6),所述缓冲层(6)底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底端表面安装有电池槽(8),所述电池槽(8)的一侧安装有体温感应模块(9),所述电池槽(8)底侧安装有内衬(10),所述外壳(5)表面安装有安全报警装置(11),所述安全报警装置(11)一端表面安装有摄像头(12),所述摄像头(12)一侧安装有定位模块(13),所述摄像头(12)的另一侧安装有处理芯片(14),所述处理芯片(14)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15),所述安全报警装置(11)两侧表面各安装有灯珠(16),所述安全报警装置(11)一端表面安装有风扇开关(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风扇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12)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13)与处理芯片(14)为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15)与处理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顾张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