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719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两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两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设成加注腔,用来浇注叠合板,同时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凸块用来在叠合板的一侧形成侧槽,并且凸块内插入有连接杆,使得叠合板在形成过程中,在侧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其中相邻两组叠合板之间的连接杆交错设置,避免连接杆之间发生碰撞干扰,并且两组叠合板的连接杆通过螺母安装在连接块内,从而通过连接块实现对相邻两组叠合板之间拉紧,有效减少叠合板之间的连接缝隙,并且也增加了缝隙处的连接强度。并且也增加了缝隙处的连接强度。并且也增加了缝隙处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目前叠合楼板的做法也比较成熟,对单体的平面立面没有特殊要求,从传统现浇结构转化为装配式建筑非常方便。叠合板底板单块预制构件重量比较轻,常规的塔吊机具都能满足要求,施工速度和施工成本均比较容易控制。
[0003]因为结构布置时需综合考虑柱网和房间分割等因素影响,板的长度和跨度一般会比较大,如果整块板仅做一个预制底板,预制底板的尺寸往往超出了汽车运输的尺寸限制,所以每个受力单元的叠合板底板往往需要多块预制底板拼接而成,而多块叠合板拼接过程中,容易形成较大的拼缝,较大的拼缝一方面会使得叠合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拼缝发生开裂的现象,造成渗水或漏水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包括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放置在工作底面上,其中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两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通过两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围设成加注腔(4),所述第一侧板(2)相互背离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压紧槽一(21),并且第二侧板(3)相互背离的一侧壁上同样开设有压紧槽二(31),其中压紧槽一(21)和压紧槽二(31)通过压板(11)压紧在底板(1)的顶壁上,同时第一侧板(2)的侧壁内开设有多组对称设置的U型槽一(22),其中相邻两组U型槽一(22)之间搭架有连接钢筋(5),并且连接钢筋(5)的两端从第一侧板(2)的两侧伸出,同时两组中的一组第二侧板(3)侧壁内开设有插槽(33),插槽(33)内滑动安装有凸块(9),并且凸块(9)的端部开设凹台(92),凹台(92)用来搭架加固钢筋(6),并且另外一组侧板(3)的侧壁内对称开设有U型槽,加固钢筋(6)的另一端搭架在U型槽内,并且加固钢筋(6)和连接钢筋(5)交错设置,同时加固钢筋(6)的上方通过搭架有加固架(7),加固架(7)的顶端从加注腔(4)的顶部伸出,并且加注腔(4)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留孔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靠近第二侧板(3)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水平槽一(23),并且第二侧板(3)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水平槽二(32),水平槽二(32)和水平槽一(23)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水平槽二(32)和水平槽一(23)内安装有安装螺栓(14),从而将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连接在一起,同时底板(1)靠近第二侧板(3)的顶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01),凹槽(101)靠近第二侧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3),固定块(103)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定位螺栓(102),定位螺栓(102)的上表面和第二侧板(3)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9)设置成矩形,并且凸块(9)的背壁上固定安装有插块(91),插块(91)和插槽(33)的形状相同,凸块(9)通过插块(91)插入插槽(33)内,同时凸块(9)的正面侧壁上开设有凹台(92),凹台(92)的直径和加固钢筋(6)的直径相同,并且凸块(9)的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U形压槽一(93),同时插槽(33)对应的第二侧板(3)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盲孔(34),盲孔(34) 内插入有连接杆(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叠合板密拼缝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一(22)以及凹台(92)的前端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彬文志勇刘栋罗燊王钦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缘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