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瑞红专利>正文

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7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包括:氧疗罩罩体、第一弹簧罩、第二弹簧罩、密封机构和固定带,所述氧疗罩罩体呈拱形设置,所述氧疗罩罩体顶部固定有通气头,且通气头与氧疗罩罩体内壁连通,所述通气头一端连通有氧气管,所述第一弹簧罩固定在氧疗罩罩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弹簧罩两端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弹簧罩固定在第一弹簧罩上的缺口内壁,且第一弹簧罩和第二弹簧罩的伸缩纹理呈垂直相交设置,所述密封机构固定在第一弹簧罩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带对称固定在氧疗罩罩体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定压力的氧气直接对伤口进行氧疗,提高氧疗效果,可减少氧气的浪费,并且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伤口。适应不同大小的伤口。适应不同大小的伤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四肢小创面氧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高压氧有利于加速创面的愈合。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四肢难愈性创面的患者,如胫前创伤、糖尿病溃疡、静脉溃疡等。医院的传统皮肤损伤氧疗装置由鼻导管或吸氧面罩接氧气接口简易而成,主要是氧气直接对创面的吹送治疗,创面周围不能形成持续的微高压氧环境,一方面浪费氧气,另一方面治疗装置不易固定,而且对于四肢尤其是胫前创面治疗效果不佳。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包括:
[0006]氧疗罩罩体,所述氧疗罩罩体呈拱形设置,所述氧疗罩罩体顶部固定有通气头,且通气头与氧疗罩罩体内壁连通,所述通气头一端连通有氧气管,所述氧疗罩罩体顶部对称固定有压力阀;
[0007]第一弹簧罩,所述第一弹簧罩固定在氧疗罩罩体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弹簧罩两端均开设有缺口;
[0008]第二弹簧罩,所述第二弹簧罩固定在第一弹簧罩上的缺口内壁,且第一弹簧罩和第二弹簧罩的伸缩纹理呈垂直相交设置;
[0009]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固定在第一弹簧罩底部;
[0010]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对称固定在氧疗罩罩体两端。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弹簧管、密封圈、柔性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螺纹柱和注气阀,所述第二弹簧罩一端固定有弹簧管,所述第一弹簧罩下方对称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呈中空设置,两个所述密封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管的两端连通,所述密封圈顶部固定有柔性板,一个所述柔性板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另一个所述柔性板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圈一端固定有注气阀。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柱一端固定有旋钮。
[0013]优选的,所述压力阀内部安装有鸣叫器。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一端与柔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带一端分别固定有毛面魔术贴和刺面魔术贴。
[0015]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和弹簧管均为一种硅胶材质构成。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一种弹性带。
[0017]优选的,所述氧疗罩罩体形状可根据肢体部位不同形状确定。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
[0020]1、在使用时,通过通过将氧疗罩罩体放置于创伤面,使得密封圈与人体接触,通过固定带上的毛面魔术贴和刺面魔术贴将氧疗罩罩体固定在人体上,此时通过打气筒与注气阀连接,对密封圈内进行充气,使得密封圈和弹簧管膨胀,对氧疗罩罩体与人体之间进行密封,氧气管一端与供氧设备连接,通过供氧设备将氧气填充到氧疗罩罩体内部即可,通过一定压力的氧气直接对伤口进行氧疗,提高氧疗效果;
[0021]2、通过在氧疗罩罩体上设置的压力阀来使氧疗罩罩体内部气压达到平衡,如果气压过大,则气体通过压力阀排出,且在压力阀内设有鸣叫器,在气体排出速度达到一定大小,则鸣叫器警报,提醒人们可调小供氧设备的输氧速度,从而可降低氧气的消耗;
[0022]3、并且通过旋转旋钮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柱带动第二固定板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柔性板相互靠近,调节密封圈的大小,以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伤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6]图中标号:1、氧疗罩罩体;2、通气头;3、氧气管;4、压力阀;5、第一弹簧罩;6、第二弹簧罩;7、密封机构;71、弹簧管;72、密封圈;73、柔性板;74、第一固定板;75、第二固定板;76、螺纹柱;77、注气阀;8、固定带;9、旋钮;10、毛面魔术贴;11、刺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包括:
[0029]氧疗罩罩体1、第一弹簧罩5、第二弹簧罩6、密封机构7和固定带8,所述氧疗罩罩体1呈拱形设置,所述氧疗罩罩体1形状可根据肢体部位不同形状确定,以便于针对四肢的大小不同进行使用,所述氧疗罩罩体1顶部固定有通气头2,且通气头2与氧疗罩罩体1内壁连通,所述通气头2一端连通有氧气管3,所述第一弹簧罩5固定在氧疗罩罩体1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弹簧罩5两端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弹簧罩6固定在第一弹簧罩5上的缺口内壁,且第一弹簧罩5和第二弹簧罩6的伸缩纹理呈垂直相交设置,所述密封机构7固定在第一弹簧罩5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带8对称固定在氧疗罩罩体1两端。
[0030]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密封机构7包括弹簧管71、密封圈72、柔性板73、第一固定板74、第二固定板75、螺纹柱76和注气阀77,所述第二弹簧罩6一端固定有弹簧管71,所述第一弹簧罩5下方对称设有密封圈72,且密封圈72呈中空设置,所述密封圈72和弹簧管71均为一种硅胶材质构成,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提高密封性,且与人体较为亲和,使用更加舒适,两个所述密封圈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管71的两端连通,所述密封圈72顶部固定有柔性板73,一个所述柔性板73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板74,另一个所述柔性板
73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固定板75,所述第二固定板75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76,所述螺纹柱76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74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圈72一端固定有注气阀77,所述螺纹柱76一端固定有旋钮9,通过打气筒与注气阀77连接,对密封圈72内进行充气,使得密封圈72和弹簧管71膨胀,对氧疗罩罩体1与人体之间进行密封,氧气管3一端与供氧设备连接,通过供氧设备将氧气填充到氧疗罩罩体1内部即可,通过旋转旋钮9带动螺纹柱76转动,使得螺纹柱76带动第二固定板75向第一固定板74的一端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柔性板73相互靠近,调节密封圈72的大小,以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伤口。
[0031]参考图1所示,所述氧疗罩罩体1顶部对称固定有压力阀4,所述压力阀4内部安装有鸣叫器,通过在氧疗罩罩体1上设置的压力阀4来使氧疗罩罩体1内部气压达到平衡,如果气压过大,则气体通过压力阀4排出,且在压力阀4内设有鸣叫器,在气体排出速度达到一定大小,则鸣叫器警报,提醒人们可调小供氧设备的输氧速度,从而可降低氧气的消耗。
[003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带8为一种弹性带,使得氧疗罩罩体1可始终保持与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疗罩罩体(1),所述氧疗罩罩体(1)呈拱形设置,所述氧疗罩罩体(1)顶部固定有通气头(2),且通气头(2)与氧疗罩罩体(1)内壁连通,所述通气头(2)一端连通有氧气管(3),所述氧疗罩罩体(1)顶部对称固定有压力阀(4);第一弹簧罩(5),所述第一弹簧罩(5)固定在氧疗罩罩体(1)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弹簧罩(5)两端均开设有缺口;第二弹簧罩(6),所述第二弹簧罩(6)固定在第一弹簧罩(5)上的缺口内壁,且第一弹簧罩(5)和第二弹簧罩(6)的伸缩纹理呈垂直相交设置;密封机构(7),所述密封机构(7)固定在第一弹簧罩(5)底部;固定带(8),两个所述固定带(8)对称固定在氧疗罩罩体(1)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小创面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7)包括弹簧管(71)、密封圈(72)、柔性板(73)、第一固定板(74)、第二固定板(75)、螺纹柱(76)和注气阀(77),所述第二弹簧罩(6)一端固定有弹簧管(71),所述第一弹簧罩(5)下方对称设有密封圈(72),且密封圈(72)呈中空设置,两个所述密封圈(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管(71)的两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瑞红刘磊闫瑞霜
申请(专利权)人:闫瑞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