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吸痰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输氧面罩,输氧面罩上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有吸痰管,吸痰管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设有负压装置、供电部,吸痰管远离手柄的一端内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手柄上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蜂鸣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均与供电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将气压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定标准的气压值,当气压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蜂鸣器工作进行报警。进行报警。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吸痰管
,具体公开了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闭式吸痰管是在输氧的同时对患者咽喉处的痰液进行抽吸清除,避免吸痰时断氧对患者造成心理恐惧或加重其并发症,现有技术中的密闭式吸痰管只能用于重症患者使用,即对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输氧的患者在输氧不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操作,而针对仅需佩戴氧气面罩输氧的普通患者在输氧不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吸痰的吸痰管,市面上很少见同时缺少对吸痰管内的负压进行监控报警的安全报警装置,导致在其使用时效率不高或者会因负压过高造成患者咽喉部位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仅需佩戴氧气面罩输氧的普通患者在输氧不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吸痰的吸痰管,以及缺少对吸痰管内的负压进行监控报警的安全报警装置,导致在其使用时效率不高或者因负压过高造成患者咽喉部位损伤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输氧面罩,输氧面罩下部密封连接有竖直的输氧管,输氧管下部与供氧源连接,输氧面罩中部设有开口,开口内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有吸痰管,吸痰管能以开口为支点向任意角度摆动,输氧面罩上位于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封堵开口的封口部,吸痰管靠近封口部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设有负压装置、供电部,吸痰管靠近封口部的一端与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痰管上位于手柄的一端下部密封连接有用于存储痰液的储痰罐,吸痰管远离手柄的一端内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手柄上靠近吸痰管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蜂鸣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均与供电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将气压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定最低及最高气压值,当气压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蜂鸣器工作进行报警。
[0005]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0006]本方案装置在使用时,先将输氧面罩佩戴至患者口鼻处适当位置,同时将输氧管与供氧源连通对患者进行供氧,但需要对患者进行清理痰时,打开输氧面罩上的封口部,将吸痰管插入开口内,沿着开口来回施力推拉吸痰管,能使吸痰管沿着开口的轴向来回移动,吸痰管能以开口为支点向任意角度摆动,以适应患者口腔位置;吸痰时,将吸痰管头部置于患者喉部适当位置,启动负压装置能使吸痰管内产生负压,痰液经吸痰管被吸入储痰罐内,气压传感器能对吸痰管头部处的气压进行监测并将气压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定最低及最高气压值,但气压传感器监测到的气压值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控制器触发第一蜂鸣器进行工作报警。
[0007]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本方案通过在吸痰管头端内部设置气压传感器,并结合第一控制器对第一蜂鸣器进行控制,便于医护人员对吸痰管头端位置过高或者过低的气压信息进行及时获取,以快速有效地对吸痰管内的气压进行调节;
[0009](2)本方案通过在输氧面罩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上设置封口部,一方面便于在不切断输氧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另一方面便于在不需要吸痰时将吸痰管取出,通过封口部将开口封堵,不影响对患者的输氧。
[0010]进一步,储痰罐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手柄上靠近吸痰管的一侧下部设有第二控制器、第二蜂鸣器,液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与第二蜂鸣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第二控制器、第二蜂鸣器均与供电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内设定最大液位值,当液位传感器探测到的液位信号达到设定值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蜂鸣器工作进行报警。通过在储痰罐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并结合第二控制器对第二蜂鸣器进行控制,便于医护人员在吸痰操作时,能及时了解到储痰罐内的液位到达最高位置的信息。
[0011]进一步,吸痰管与开口的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方式为:开口内同轴设有弹性环,吸痰管与弹性环过盈连接,吸痰管能沿着弹性环的轴向来回滑动并能以弹性环为支点向任意方向摆动。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结构的稳定性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弹性环为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价格适中,同时在具备适当弹性的基础上又具备较高的韧性,其使用寿命长。
[0013]进一步,封口部包括同轴设置在输氧面罩开口外侧的喇叭筒,喇叭筒的窄口一侧与开口同轴密封连接,喇叭筒远离输氧面罩的一侧铰接有盖板。喇叭筒的设计便于适应吸痰操作中吸痰管的摆动操作。
[0014]进一步,吸痰管位于气压传感器的一端同轴连接有吸附头,吸附头上均布有多个吸附孔。多孔的设计能进一步增强吸痰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实施例的西北等轴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施例的西南等轴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输氧面罩1、输氧管2、吸痰管3、封口部4、手柄5、负压装置6、供电部7、储痰罐8、气压传感器9、第一蜂鸣器10、液位传感器11、第二蜂鸣器12、吸附头13。
[0020]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密闭式吸痰管3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输氧面罩1,输氧面罩1下部密封安装有竖直的输氧管2,输氧管2下部与供氧源连接,输氧面罩1中部加工开口,开口内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有吸痰管3,吸痰管3能以开口为支点向任意角度摆动,本实施
例中吸痰管3与开口的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方式为:在开口内同轴安装有弹性环,吸痰管3与弹性环过盈连接,吸痰管3能沿着弹性环的轴向来回滑动并能以弹性环为支点向任意方向摆动,弹性环为硅胶材料制成。
[0021]输氧面罩1上位于开口的位置安装有用于封堵开口的封口部4,本实施例中的封口部4优选为:包括同轴安装在输氧面罩1开口外侧的喇叭筒,喇叭筒的窄口一侧与开口同轴密封连通,喇叭筒远离输氧面罩1的一侧铰接有盖板。
[0022]如图3所示,吸痰管3靠近封口部4的一端连接有手柄5,手柄5内安装有负压装置6、供电部7,吸痰管3靠近封口部4的一端与负压装置6密封连接,吸痰管3上位于手柄5的一端下部密封连通有用于存储痰液的储痰罐8,吸痰管3远离手柄5的一端内部安装有气压传感器9,手柄5上靠近吸痰管3的一侧上部安装有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10,气压传感器9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蜂鸣器10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9、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10均与供电部7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9将气压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定最低及最高气压值,当气压传感器9探测到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蜂鸣器10工作进行报警。
[0023]如图3所示,储痰罐8内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1,手柄5上靠近吸痰管3的一侧下部安装有第二控制器、第二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输氧面罩,输氧面罩下部密封连接有竖直的输氧管,输氧管下部与供氧源连接,其特征在于,输氧面罩中部设有开口,开口内水平滑动密封连接有吸痰管,吸痰管能以开口为支点向任意角度摆动,输氧面罩上位于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封堵开口的封口部,吸痰管靠近封口部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内设有负压装置、供电部,吸痰管靠近封口部的一端与负压装置密封连接,吸痰管上位于手柄的一端下部密封连接有用于存储痰液的储痰罐,吸痰管远离手柄的一端内部设有气压传感器,手柄上靠近吸痰管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气压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蜂鸣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蜂鸣器均与供电部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将气压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定最低及最高气压值,当气压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蜂鸣器工作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吸痰管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痰罐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手柄上靠近吸痰管的一侧下部设有第二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日古丽,
申请(专利权)人:米日古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