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氢水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68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灌氢水发生器,包括装置箱、反应罐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和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造氢箱,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所述且连接安装架的底部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拆解式安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在进行水源转换时,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配合装置箱使用的安装槽,安装槽能够对装置箱进行固定,使得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在装置箱的底部连接安装有加热片,能够对装置箱内部的水进行蒸馏处理,使得提高水源的纯净度。的纯净度。的纯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灌氢水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氢水制备
,具体为微灌氢水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质决定体质”的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主流保健意识之一,根据日本医学博士林秀光的研究表明,氢气并非是传统观念上的生理惰性气体,而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动物体吸入一定量的气体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不仅抗衰老,还对很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因此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可以直接饮用的氢水,所谓氢水就是水中溶入适量氢气,由于氢气本身就是一种最佳天然抗氧化剂,所以加入氢气的水具有很强的还原功能,可以中和身体血液和细胞里的自由基;但是由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溶于水的氢气也容易挥发,现有的制备手段是采用大型设备批量进行生产,然后使用密闭容器进行封存并销售,普通家庭并不能自己随时制备和饮用,给氢水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现需要微灌氢水发生器,但是现有的微灌氢水发生器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0003]传统的微灌氢水发生器在实际使用中,在进行氢水制备时的效率较低,运行装置整体的氢水制备效果,现有的氢水发生器均为棒状,虽然具有便于携带,易于放入矿泉水瓶等小容器中,但是所能产生的氢水量小,仅适用于生成一人饮用水,而不适用于单位、家庭或公共场所使用,降低了装置的使用范畴,同时使得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灌氢水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作效率低和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灌氢水发生器,包括装置箱、反应罐和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和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造氢箱,且造氢箱的顶部连通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末端连通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上盖板,且上盖板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所述装置箱的底部连接安装有加热片,且装置箱的顶部设置安装有配合加热片使用的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的末端对接连接有冷凝器,且冷凝器的输出端对接连通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末端与反应罐对接连通,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连通安装有延伸至反应罐内部的第一延伸杆,且第一延伸杆的末端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接安装架,且连接安装架的底部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拆解式安装盒,所述拆解式安装盒内侧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过滤棉,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连通安装有配合连通管使用的第二延伸杆,且第二延伸杆的末端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注氢口。
[0006]优选的,所述造氧箱的正面设置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控制面板,且装置箱的正面设置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液位口。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箱的一侧连通安装有延伸至内部的注水口,且装置箱的底部连接安装有配合加热片使用的加热器。
[0008]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末端套装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限制枢纽,且连通管的末端套装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通枢纽。
[0009]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套装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通口,且连通管末端套装连接有配合连通口使用的连通套口。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底部连通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出液管,且出液管的末端套装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出液枢纽,反应罐的正面设置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观察口。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灌氢水发生器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在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在进行水源转换时,安装底座的顶部连接安装有配合装置箱使用的安装槽,安装槽能够对装置箱进行固定,使得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在装置箱的底部连接安装有加热片,能够对装置箱内部的水进行蒸馏处理,使得提高水源的纯净度,蒸馏的气体通过收集漏斗进行收集,使得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收集的效率,在收集漏斗的顶部对接连通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冷凝器,能够对雾化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处理,使得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在冷凝器的末端对接连通有配合反应罐使用的输液管,通过输液管能够对冷凝过后的液体进行输送,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0013](2)通过在装置箱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造氢箱,在进行氢水制备时,造氢箱的顶部连通安装有配合反应罐使用的连通管,通过连通管使得能够对造氢箱产生的氢气进行疏通,提高了氢水制备的效率,造氢箱产生的氢气通过连通管与第二延伸杆进行连通,在第二延伸杆末端连接安装有延伸至反应罐内部的注氢口,能够对造氢箱产生的氢气进行注氢工作,使得达到制备氢水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反应罐的一侧通过输液管进行对接连通,使得能够将冷凝后的水导入反应罐内部,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0014](3)通过在上盖板的顶部连通安装有延伸至反应罐内部的第一延伸杆,在进行氢水制备过滤时,第一延伸杆的末端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过滤机构,能够对反应罐内部的氢水进行过滤,使得提高氢水的质量,在过滤机构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接安装架,连接安装架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时的拆解式安装盒,在拆解式安装盒的内侧连接安装有配合注氢口使用的过滤棉,能够对氢水进行吸附过滤,提高氢水制备效率,同时可拆解式安装盒能够便于过滤棉进行更换,避免过滤棉因吸附过多造成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A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箱;101、造氢箱;102、控制面板;103、安装槽;104、注水口;105、加热器;106、加热片;107、收集漏斗;108、冷凝器;109、输液管;1010、限制枢纽;1011、连通管;
1012、连通枢纽;1013、连通套口;1014、液位口;2、反应罐;201、连通口;202、上盖板;203、第一延伸杆;204、第二延伸杆;205、注氢口;206、过滤机构;207、出液管;208、出液枢纽;209、观察口;2010、连接安装架;2011、拆解式安装盒;2012、过滤棉;3、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微灌氢水发生器,包括装置箱1、反应罐2和安装底座3,安装底座3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2和安装槽103,且安装槽103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1,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灌氢水发生器,包括装置箱(1)、反应罐(2)和安装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2)和安装槽(103),且安装槽(103)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装置箱(1),所述装置箱(1)的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造氢箱(101),且造氢箱(101)的顶部连通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通管(1011),所述连通管(1011)的末端连通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上盖板(202),且上盖板(202)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反应罐(2),所述装置箱(1)的底部连接安装有加热片(106),且装置箱(1)的顶部设置安装有配合加热片(106)使用的收集漏斗(107),所述收集漏斗(107)的末端对接连接有冷凝器(108),且冷凝器(108)的输出端对接连通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输液管(109),所述输液管(109)的末端与反应罐(2)对接连通,所述上盖板(202)的顶部连通安装有延伸至反应罐(2)内部的第一延伸杆(203),且第一延伸杆(203)的末端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过滤机构(206),所述过滤机构(206)顶部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连接安装架(2010),且连接安装架(2010)的底部对接连接有互为配合使用的拆解式安装盒(2011),所述拆解式安装盒(2011)内侧连接安装有互为配合使用的过滤棉(2012),所述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洪奎王治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氢联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