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世和专利>正文

微功耗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65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它采用一个由滑动杆、固定导轨、衔铁、线包、自锁杆、自锁槽、弹簧和电子电路组成的机电结构,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能完全取代现有接触器,运行时只有电子电路存在微功耗,线包本身并不耗电,大大节省电力,并且结构最为简单,成本最低,可靠性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样适应于继电器、电磁铁等电磁领域。(*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现有接触器,线包耗电大,温升高、寿命短。专利号89205449.2和90211529.4技术“节能接触器”,解决了上述缺点。但是它们存在两个线包,没有电子电路相配合,无法完全取代现有接触器。并且它们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差。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接触器的不足,提出一种微功耗接触器。本技术主要采用自锁琴键开关原理和脉冲电子技术而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机械结构。图2为电子电路。电子电路工作原理接触器接通交流电源,+12V电源立即建立,2号有正脉冲,4号有正脉冲,可关断可控硅触发导通,线包5瞬间通电,在机械作用下接触器吸合。接触器断开交流电源,由于电容C1取值较小且有电阻R1放电,+12V电源立即消失,3号有正脉冲,4号有正脉冲,电容C2放电给BG,使可关断可控硅触发导通,高压大容量电容C2提供能量,线包瞬间通电,在机械作用下接触器释放。机械工作原理假设接触器处于释放状态。线包5瞬间通电,衔铁7和滑动杆8向下运动,自锁杆10的E点,在自锁槽14运动,由于自锁槽14的A点是左高右低。自锁杆10的E点由A滑向B。在线包5断电后在弹簧力作用下,由于自锁槽14的B点是左低右高,自锁杆10的E点由B滑向C,由于CD的阻挡使自锁杆10自锁于自锁槽14的C点,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接通,完成接触器吸合动作。线包5再次瞬间通电,衔铁7和滑动杆8向下运动,由于自锁槽14的C点是左低右高,自锁杆10的E点由C点滑向D点。在线包5断电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由于自锁槽14的D点是左低右高,自锁杆10的E点由D点滑向A点,并且自锁于A点,静触点11和动触点12断开,完成接触器释放动作。本技术在接触器吸合时,只有电子电路存在微功耗,线包本身并不耗电,大大节省电力,在接线上与现有接触器兼容,并能完全取代现有接触器,线包温升低、寿命长,并且结构最为简单,成本最低,可靠性更高。本技术同样适应于继电器,电磁铁等电磁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它包括有滑动杆8、固定导轨9、衔铁7、铁芯6、线包5、自锁杆10、自锁槽14、弹簧13、电子电路等,其特征在于滑动杆8上有一个三角形的阶梯状自锁槽14,使自锁杆10的E点必然自锁于自锁槽14的A点或C点,并且按特定的轨迹由A点至B点、由B点自锁于C点,由C点至D点、由D点自锁于A点,单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它包括有滑动杆8、固定导轨9、衔铁7、铁芯6、线包5、自锁杆10、自锁槽14、弹簧13、电子电路等,其特征在于滑动杆8上有一个三角形的阶梯状自锁槽14,使自锁杆10的E点必然自锁于自锁槽14的A点或C点,并且按特定的轨迹由A点至B点、由B点自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和
申请(专利权)人:朱世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