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连接套和三通装置,接头本体内开设有供鼻胆管穿过的通道,接头本体的内壁固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接头本体的内壁和鼻胆管的外表面之间,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凸起;连接套呈中空,接头本体设有凸起的一端伸入连接套内,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突出部,突出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突出部之间形成卡槽,卡槽与凸起相适配,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连接套的内壁与接头本体的外表面之间,连接套远离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套与三通装置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密封性高不易漏液,另外接头本体与连接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高,受力不易滑脱。受力不易滑脱。受力不易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鼻胆管置入胆管合适部位,最后从患者一侧鼻腔引出,达到对胆管阻塞部位或病变部位以上胆汁引流至体外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术前准备:禁食4
‑
6小时,术前10min肌内注射度冷丁50
‑
100mg,654
‑‑
210mg,安定10mg,局部表麻采用咽部含润滑局麻去泡剂10ml,操作方法: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降部找到括约肌乳头后,先行内镜胆管造影,确定梗阻部位后,将导丝插入至梗阻以上胆管,选择引流范围最广泛的胆管,采用一外径6
‑
8Fr的细长聚乙烯鼻胆管顺导丝插入,到达预定部位后将导丝取出,鼻胆管先从口中引出,最后借用1根鼻导管将其从鼻孔中引出,妥为固定于颊部,接无菌引流器将鼻胆管一端置入胆管合适部位,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
[0003]鼻胆管通过连接装置与引流袋相连接,胆汁储存于引流袋中。由于鼻胆管前端没有一体装置,所以需要连接装置将鼻胆管与引流管相连,临床上使用时,发现现有装置密封性差,容易造成管内液体漏出,甚至脱落,给患者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连接套和三通装置,所述接头本体内开设有供鼻胆管穿过的通道,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固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和所述鼻胆管的外表面之间,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连接套呈中空,所述接头本体设有所述凸起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相适配,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表面之间,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与所述三通装置螺纹连接。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固定鼻胆管。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段与握持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段的底部的表面与所述鼻胆管的外表面接触。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握持段与所述螺纹段一体成型。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握持段的外周面设有若干防滑纹。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设有安装
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卡紧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的形状均为楔形。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凸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2]1、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一方面对鼻胆管和接头本体之间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对连接套和接头本体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不漏液。
[0013]2、卡槽与凸起均呈楔形,连接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力导致接头本体与连接套滑脱。
[0014]3、设有调节组件,可以实现对鼻胆管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接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连接套2和三通装置,接头本体1内开设有供鼻胆管3穿过的通道4,接头本体1的内壁固设有第一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5位于接头本体1的内壁和鼻胆管3的外表面之间,具体地,接头本体1的内壁设有安装槽6,所述第一密封圈5卡紧于所述安装槽6内,实现了对接头本体1的内壁和鼻胆管3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避免液体从接头本体1的内壁和鼻胆管3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0023]接头本体1的一端设有凸起7,连接套2呈中空,接头本体1设有凸起7的一端伸入连接套2内,连接套2的内壁设有突出部8,突出部8的数量为三个,相邻的突出部8之间形成卡槽9,卡槽9与凸起7相适配,其中,凸起7与卡槽9的形状均为楔形,使得凸起7与卡槽9在连接后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有效避免受力导致接头本体1与连接套2滑脱,本实施例中凸起7与突出部8所采用的材质均为橡胶,使得其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便于实现卡紧。
[0024]连接套2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0位于连接套2的内壁与接头本体1的外表面之间,第二密封圈10对连接套2和接头本体1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液体从接头本体1的外表面与连接套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出,连接套2远离密封接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12,连接套2与三通装置通过外螺纹12螺纹连接,三通装置与引流管相连,从而实现引流胆汁,
同时可以利用三通装置对鼻胆管3进行冲洗。
[0025]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三通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具体机械结构、如何对鼻胆管3进行冲洗与申请号为CN201821664958.0的专利文件中的相同,其作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后续不再进行赘述。
[0026]考虑到为了实现对鼻胆管3的固定,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组件13,接头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4,调节组件13包括螺纹段15与握持段16,握持段16与螺纹段15一体成型,螺纹段15与螺纹孔14螺纹连接,螺纹段15的底部的表面与鼻胆管3的外表面接触,通过旋入或者旋出螺纹段15,调节螺纹段15对鼻胆管3的挤压程度,进而调节对鼻胆管3的压力,实现对鼻胆管3的压紧与否;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旋动螺纹段15,握持段16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17,便于使用者握持。
[0027]实施例2
[0028]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密封圈10呈台阶状,第二密封圈10的台阶面11抵紧于连接套2的朝向接头本体1的端面,第二密封圈10的另一端伸入连接套2内。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连接套和三通装置,所述接头本体内开设有供鼻胆管穿过的通道,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固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和所述鼻胆管的外表面之间,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连接套呈中空,所述接头本体设有所述凸起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相适配,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表面之间,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与所述三通装置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引流用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鸿鲲,张学明,陈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