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降雪
,具体为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全球范围的温度变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使用造雪机进行人工降雪成为了人们在冬季防尘、加湿的重要手段。人工降雪是模仿天然雪的形成过程,由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经由喷嘴、风扇马达把水吹成微小水雾,在气温低于
‑
2℃的情况下,在空中形成雪花,降落过程中与粉尘结合降落在料堆表面,达到抑制尘土的目的,并在雪花融化后用于增加大气湿度。
[0003]随着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与热爱,传统的造雪机已被开发出了人工滑雪布防等新用途,而现有造雪机造雪,往往只能将雪降在特定地点,降雪完毕后,还需要利用铲车、推雪机或运雪车将雪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人工造雪的灵活度,同时这种降雪模式受到降雪的高度受到限制,不能模拟天然降雪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降雪高度、降雪范围不可调节缺陷,提供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所述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左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且两个固定板(3)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机(4),两个所述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2),两个所述转轴(12)相远离的一端设有竖杆(5),两个所述转轴(12)的相远离的一端贯穿竖杆(5),并与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竖杆(5)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12)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前侧靠近底部处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两个所述第一连轴远离转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后侧靠近右端处活动连接有第二连轴,所述底板(1)的顶部有两个矩形板(18),且两个矩形板(18)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矩形板(1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机构(2),两个所述矩形板(18)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腔均贯穿设有横杆(20),所述底板(1)的顶部有连接板(21),两个所述横杆(20)相对应的一端均与连接板(2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9),所述横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台(22),所述转台(2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造雪机本体(23),所述造雪机本体(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方块(10),所述方块(10)前侧设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左侧设有斜杆(11),所述活动杆(9)的左端贯穿斜杆(11),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横板(19)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雪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