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致动器及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33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性致动器及升降平台,属于线性致动器领域,单向自锁机构能提供稳定的制动力以实现单向自锁,且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器、传动部件和立柱,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立柱包括丝杆,所述蜗轮的轮毂、所述蜗杆和所述丝杆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单向自锁机构,所述单向自锁机构包括摩擦座、弹性套环和单向轴承,所述摩擦座套装在线性致动器的轴体上并与轴体过盈配合,以将制动力施加到轴体上,所述弹性套环安装在所述摩擦座上且具有作用在轴体径向方向的作用力,用于保持所述摩擦座与轴体的过盈配合,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摩擦座的外圈相连,以实现对轴体的单向自锁。以实现对轴体的单向自锁。以实现对轴体的单向自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致动器及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线性致动器领域,尤其涉及线性致动器及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线性致动器能够输出动力,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些家具中,例如能升降的桌椅,或是一些设备中,例如升降工作台。线性致动器能够输出动力来控制负载在直线方向运动,当负载运动至所需的位置时,线性致动器能够停止动力的输出并保持负载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为了保证负载位置控制精确,需要确保线性致动器能够快速停止内部动力的产生,为了保证线性致动器停止时负载位置不发生变化,线性致动器需要克服作用力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制动元件,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成型,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来提供制动力,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制动元件会因为磨损而导致制动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线性致动器,单向自锁机构能提供稳定的制动力以实现单向自锁,且使用寿命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器、传动部件和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器、传动部件和立柱,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立柱包括丝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轮毂、所述蜗杆和所述丝杆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单向自锁机构,所述单向自锁机构包括摩擦座、弹性套环和单向轴承,所述摩擦座套装在线性致动器的轴体上并与轴体过盈配合,以将制动力施加到轴体上,所述弹性套环安装在所述摩擦座上且具有作用在轴体径向方向的作用力,用于保持所述摩擦座与轴体的过盈配合,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摩擦座的外圈相连,以实现对轴体的单向自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座包括摩擦基体和贯穿所述摩擦基体的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圈表面与轴体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基体的端部设有沿所述圆形开口周沿设置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圈与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周向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围边,所述弹性套环位于所述围边和所述摩擦基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基体的端部还设有沿所述摩擦基体周沿设置的第二凸起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理钢韩益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