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32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体,所述护理床体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护理床体顶部的另一侧栓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一侧的顶部栓接有顶板,所述护理床体的顶部栓接有软垫,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栓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护理床体、驱动电机、螺纹杆、连接块、连接柱、竖杆、连接板、伸缩杆和按压板的设置,解决了目前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且操作复杂,降低了急救效率的问题,该装置具有便于调节、适用范围广,能够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从而增加急救效率的优点,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对于儿内急诊而言,如何能够进行快速抢救将属于本领域值得研究的一部分。
[0003]目前,对于儿内急诊而言,也可能会遇到突发心脏问题,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0004]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时,一般由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然后再由其它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除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且操作复杂,降低了急救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适用范围广,能够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从而增加急救效率的急救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体(1)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挡板(2),所述护理床体(1)顶部的另一侧栓接有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相对一侧的顶部栓接有顶板(4),所述护理床体(1)的顶部栓接有软垫(5),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侧栓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栓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贯穿至第一挡板(2)的另一侧,且螺纹杆(7)通过轴承套与顶板(4)之间栓接,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底部的前后两侧均栓接有导向柱(10),所述导向柱(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端栓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底部栓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底部栓接有按压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内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底部栓接有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安装有转盘(17),所述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杨敏刘莹张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