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29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包括箱体、透光模型、打光装置、光学成像元件,所述透光模型上设有向内凹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镂空部、以及分布在所述镂空部四周的遮光部,透光模型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并使得镂空部朝下放置,所述打光装置布置在透光模型的四周及顶部用于照射透光模型,所述光学成像元件安装在透光模型下方的箱体内,透光模型在打光装置的照射下,能够通过光学成像元件在关于光学成像元件对称位置形成位于箱体外部空中的空中影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展示的模型更加全面清晰,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更好。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更好。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实物或模型多以直接展示的方式进行展览展示,人们只能通过不同角度近距离进行观察,当模型较小或人群密集时,难以全面地供人们观看,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接展览展示难以全面地供人们观看,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包括箱体、透光模型、打光装置、光学成像元件,所述透光模型上设有向内凹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镂空部、以及分布在所述镂空部四周的遮光部,透光模型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并使得镂空部朝下放置,所述打光装置布置在透光模型的四周及顶部用于照射透光模型,所述光学成像元件安装在透光模型下方的箱体内,透光模型在打光装置的照射下,能够通过光学成像元件在关于光学成像元件对称位置形成位于箱体外部空中的空中影像。
[0005]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透光模型具有一种或多种颜色。
[0006]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透光模型由透明或磨砂材质成型。
[0007]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打光装置包括射灯和/或灯条,且所述射灯和/或灯条固定或活动安装。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打光装置包括射灯和灯条,所述射灯具有若干个且围绕透光模型布置在透光模型的四周,所述灯条布置在透光模型的顶部。r/>[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打光装置包括灯条或射灯和灯条,所述灯条具有一条或多条。
[0010]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灯条具有多条,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上安装有多条所述灯条且各灯条之间平行或任意交叉布置。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打光装置采用LED灯。
[0012]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透光模型的上表面覆盖有匀光膜,匀光膜位于透光模型与打光装置之间。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光学成像元件上覆盖有半透半反射膜。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将所需展示的模型进行空中成像,透光模型可根据所需展示模型进行设计,包括颜色、材质、以及镂空部的造型,射灯和灯条用于照射透光模型四周及顶部,且均采用LED灯,节能环保,遮光部与匀光膜的设计可使得像的边界更清晰,提高成像效果,半透半反射膜能够降低光穿透的亮度,避免观
看者在看到成像的同时看到光学面板,本技术展示的模型更加全面清晰,视觉效果和体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透光模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光学成像元件的成像原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光学成像元件的结构图。
[0020]其中:1、箱体;1a、开合板;2、透光模型;2a、镂空部;2b、遮光部;3、打光装置;3a、射灯;3b、灯条;4、光学成像元件;5、匀光膜;6、半透半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结合附图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主要包括箱体1、透光模型2、打光装置3、光学成像元件4,透光模型2具有一种或多种颜色,由透明或磨砂材质成型,透光模型2上设有向内凹的具有特定造型的镂空部2a、以及分布在镂空部2a四周的遮光部2b,透光模型2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并使得镂空部2a朝下放置。本实施例中,透光模型2可以选用黄色透明的长方体透光模型,镂空部2a的造型根据所需展示的模型进行设计,镂空部2a设置在透光模型2的底面,镂空部2a四周的底面上设置黑色遮光部2b。
[0024]打光装置3布置在透光模型2的四周及顶部用于照射透光模型2,打光装置3可以包括射灯3a和/或灯条3b,且射灯3a和/或灯条3b固定或活动安装,射灯3a、灯条3b的选择及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打光装置3包括射灯3a和灯条3b,射灯3a和灯条3b均采用LED灯,射灯3a具有若干个且围绕透光模型2布置在透光模型2的四周,灯条3b布置在透光模型2的顶部,透光模型2上还覆盖有匀光膜5,匀光膜5位于透光模型2与灯条3b之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灯条3b具有两条,箱体1的顶部设有开合板1a,两条灯条3b平行布置在开合板1a上,但也不限于此,两条灯条3b也可以交叉布置在开合板1a上。除此之外,打光装置3也可以仅包括灯条3b,灯条3b具有多条,布置在透光模型2四周及顶部,顶部的灯条3b同样安装在开合板1a上,顶部灯条3b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25]光学成像元件4安装在透光模型2下方的箱体1内,且光学成像元件4上覆盖有半透半反射膜6。
[0026]透光模型2在打光装置3的照射下,能够通过光学成像元件4在关于光学成像元件4对称位置形成位于箱体1外部空中的空中影像。
[0027]本实施例中,关于光学成像元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层数为偶数的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叠体,每层透光层叠体包含若干根相互贴合的透明条,透明条上与相邻两根透明条贴合的面之间的距离为透明条的宽度,透明条上相互贴合的面和/或相互贴合的面的对面
设有反射面,反射面包含但不限于反射膜或反射片或镀金属层,用于反射光线以实现光线在光学成像元件中的传播方向的变换,相邻两层透光层叠体的透明条相互正交;每层透光层叠体的透明条包含:一根第一透明条、一根第二透明条、若干根第三透明条,第一透明条和第二透明条分设在透光层叠体的两侧边缘,若干根第三透明条设置在第一透明条和第二透明条之间。关于光学成像元件的具体结构在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1021229.2、CN201810155532.0的两个专利中已经详细公开,在此便不再进行赘述。
[0028]本技术的光学成像元件的成像原理图如图4所示,当物体的入射图像的光线通过光学成像元件后,光线产生弯曲,在光学成像元件中经过至少2次反射后,形成与入射图像对应的空中实像,每个细长透明条的反射面是全反射,其中细长透明条也可以是遮明的,但折射角的条件要大于临界角形成全反射,一次反射不能形成无介质浮空影像,所以一定要采用二次反射才能形成稳定的、完全定位的空中实像。无介质浮空影像技术不需要任何介质,能够在不存在任何事物的空中出现正视的影像。
[0029]本技术能够将所需展示的模型进行空中成像,透光模型2可根据所需展示模型进行设计,包括颜色、材质、以及镂空部2a的造型,射灯3a和灯条3b用于照射透光模型2四周及顶部,且均采用LED灯,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透光模型(2)、打光装置(3)、光学成像元件(4),所述透光模型(2)上设有向内凹的具有固定造型的镂空部(2a)、以及分布在所述镂空部(2a)四周的遮光部(2b),透光模型(2)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并使得镂空部(2a)朝下放置,所述打光装置(3)布置在透光模型(2)的四周及顶部用于照射透光模型(2),所述光学成像元件(4)安装在透光模型(2)下方的箱体(1)内,透光模型(2)在打光装置(3)的照射下,能够通过光学成像元件(4)在关于光学成像元件(4)对称位置形成位于箱体(1)外部空中的空中影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模型(2)具有一种或多种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模型(2)由透明或磨砂材质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介质空中成像的模型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光装置(3)包括射灯(3a)和/或灯条(3b),且所述射灯(3a)和/或灯条(3b)固定或活动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增辉曹圣晶李俊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