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2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盆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包括矫正带,所述矫正带的下表面以针织缝合固定有弹力带;所述矫正带包括中带部分,所述中带部分两侧的后侧位置均设有上侧带部分,所述中带部分两侧的前侧位置均设有下侧带部分,所述上侧带部分和下侧带部分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弹力带包括其两侧一体设置的侧翼部分,所述侧翼部分上设有镂空部分,所述侧翼部分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使盆骨带穿戴更服帖、稳定性好的目的,产妇在佩戴盆骨带时并不会影响上厕所,患者体验感好,而且力学满足从骨盆两侧向中心拉,能够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


[0001]本技术涉及盆骨带
,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

技术介绍

[0002]骨盆矫正带也称骨盆带,是利用一种物理方法矫正骨盆的一种方法。骨盆带主要用于产后骨盆的恢复,对产后妈妈骨盆快速恢复,保持身材,增强自信极有帮助。
[0003]市面上的骨盆带种类很多,但是绝大部分尺寸太小,产妇佩戴后结合处太小,不稳定;而且弹力带多固定于骨盆两侧,力学是从两侧骨盆向后拉,不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最佳应为力学从骨盆两侧向中心拉;另外还存在一个统一的弊病,就是不能满足产妇在佩戴骨盆带的情况下上厕所,有耻骨联合分离或骨盆不稳定患者在穿脱骨盆带的同时会有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达到了使盆骨带穿戴更服帖、稳定性好的目的,产妇在佩戴盆骨带时并不会影响上厕所,患者体验感好,而且力学满足从骨盆两侧向中心拉,能够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包括矫正带,所述矫正带的下表面以针织缝合固定有弹力带;
[0006]所述矫正带包括中带部分,所述中带部分两侧的后侧位置均设有上侧带部分,所述中带部分两侧的前侧位置均设有下侧带部分,所述上侧带部分和下侧带部分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
[0007]所述弹力带包括其两侧一体设置的侧翼部分,所述侧翼部分上设有镂空部分,所述侧翼部分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带部分上设有内层腔体,所述内层腔体内壁的底部设有隔离垫,所述隔离垫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形状为回字形,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上表面设有防护垫。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矫正带的长度分别为常规的120cm和加长版的150cm两种规格,所述矫正带的结构用料为纯棉。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带的长度分为常规的150cm和加长版的170cm两种规格,所述弹力带的结构用料为具有弹性的尼龙。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带部分的宽度为25cm,所述上侧带部分靠近中带部分一侧的宽度为15cm,所述下侧带部分靠近中带部分一侧的宽度为10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带与中带部分接触部位的宽度为10

12cm。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将盆骨带由以往的单独形状分为上下两部分,使其穿戴更服帖、稳定性好,要如厕时解开弹力带以及下侧带部分,此时上侧带部分仍能固定在骨盆大
部,使产妇在佩戴盆骨带时并不会影响上厕所,患者体验感好。
[0015]2、本技术由于弹力带的设置,通过在矫正带上设置弹力带,弹力带从骶骨起始,绕过耻骨联合(中间穿行交叉)止于对侧髂前上棘,力学满足从骨盆两侧向中心拉,能够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
[0016]3、本技术由于中带部分的设置,通过在中带部分中设置电热丝,在电热丝的下方设置隔离垫用于热量简单隔离,避免温度过高产生高温烫热感,保证加热温度的适宜性,以此对产妇的盆骨部位进行热敷,提高盆骨带佩戴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盆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盆骨带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带部分的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绝缘体和电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矫正带;101、中带部分;1011、内层腔体;1012、隔离垫;1013、绝缘体;1014、电热丝;1015、防护垫;102、上侧带部分;103、下侧带部分;104、第一魔术贴;2、弹力带;201、侧翼部分;202、镂空部分;203、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包括矫正带1,矫正带1的下表面以针织缝合固定有弹力带2;
[0024]矫正带1包括中带部分101,中带部分101两侧的后侧位置均设有上侧带部分102,中带部分101两侧的前侧位置均设有下侧带部分103,上侧带部分102和下侧带部分103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104,通过将盆骨带由以往的单独形状分为上下两部分,使其穿戴更服帖、稳定性好,要如厕时解开弹力带2以及下侧带部分103,此时上侧带部分102仍能固定在骨盆大部,使产妇在佩戴盆骨带时并不会影响上厕所,患者体验感好;
[0025]弹力带2包括其两侧一体设置的侧翼部分201,侧翼部分201上设有镂空部分202,侧翼部分201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203,由于弹力带2的设置,通过在矫正带1上设置弹力带2,弹力带2从骶骨起始,绕过耻骨联合(中间穿行交叉)止于对侧髂前上棘,力学满足从骨盆两侧向中心拉,能够符合耻骨联合治疗原理。
[0026]中带部分101上设有内层腔体1011,内层腔体1011内壁的底部设有隔离垫1012,隔离垫1012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绝缘体1013,绝缘体1013的形状为回字形,绝缘体1013上设有电热丝1014,电热丝1014的上表面设有防护垫1015,由于中带部分101的设置,通过在中带部分101中设置电热丝1014,在电热丝1014的下方设置隔离垫1012用于热量简单隔离,避免温度过高产生高温烫热感,保证加热温度的适宜性,以此对产妇的盆骨部位进行热敷,提高盆骨带佩戴的舒适感。
[0027]矫正带1的长度分别为常规的120cm和加长版的150cm两种规格,矫正带1的结构用料为纯棉,弹力带2的长度分为常规的150cm和加长版的170cm两种规格,弹力带2的结构用料为具有弹性的尼龙弹力带2的端头直径为10

15cm,中带部分101的宽度为25cm,长度分为常规版50cm和加长版的65cm两种规格,上侧带部分102靠近中带部分101一侧的宽度为15cm,上侧带部分102的端头直径为10

13cm,下侧带部分103的端头直径为5

8cm,下侧带部分103靠近中带部分101一侧的宽度为10cm,弹力带2与中带部分101接触部位的宽度为10

12cm。
[0028]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将盆骨带由以往的单独形状分为上下两部分,配合第一魔术贴104进行两端连接,同时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松紧度,保证盆骨带在穿戴后的稳固性,使其穿戴更服帖、稳定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包括矫正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带(1)的下表面以针织缝合固定有弹力带(2);所述矫正带(1)包括中带部分(101),所述中带部分(101)两侧的后侧位置均设有上侧带部分(102),所述中带部分(101)两侧的前侧位置均设有下侧带部分(103),所述上侧带部分(102)和下侧带部分(103)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有第一魔术贴(104);所述弹力带(2)包括其两侧一体设置的侧翼部分(201),所述侧翼部分(201)上设有镂空部分(202),所述侧翼部分(201)上的端头部位均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舒适性的盆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带部分(101)上设有内层腔体(1011),所述内层腔体(1011)内壁的底部设有隔离垫(1012),所述隔离垫(1012)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绝缘体(1013),所述绝缘体(1013)的形状为回字形,所述绝缘体(1013)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