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09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内侧底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凹槽,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到有手靠近时,可以将垃圾投放到第一存储箱内,当使用者手离开时,使得第一转板重新合在第一通槽内侧,当使用者将垃圾投放到第二存储箱内,此时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将垃圾投放到第二存储箱内,当使用者手离开时,第二转板将重新合在第二通槽内,拉动把手,可以很方便的将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取出进行垃圾清理,解决了垃圾分类难的难题,而且垃圾存放后也容易进行清理。而且垃圾存放后也容易进行清理。而且垃圾存放后也容易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具体为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0003]现有市场上使用的垃圾桶不具备对所投垃圾识别分类的功能,使用不方便,而且垃圾存放后不便清理,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内侧底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存储箱和第二存储箱,所述箱体顶部左侧和顶部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箱体顶部位于第一通槽后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桶回收用分类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开关门(24),所述开关门(24)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箱体(1)内侧底部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存储箱(2)和第二存储箱(4),所述箱体(1)顶部左侧和顶部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5)和第二通槽(25),所述箱体(1)顶部位于第一通槽(5)后侧和第二通槽(25)前侧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5),所述箱体(1)顶部位于第一通槽(5)和第二通槽(25)之间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3),所述第一通槽(5)前侧内壁和第二通槽(25)后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1)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9),所述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9)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7)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8),所述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9)远离第一转轴(1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2)相离端分别贯穿第一通槽(5)后侧内壁和第二通槽(25)前侧内壁延伸至第一活动槽(15)内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3),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2)外侧壁分别与第一通槽(5)后侧内壁和第二通槽(25)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槽(23)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22),所述第四转轴(22)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主动轮(21),所述第二活动槽(23)左前侧内壁与右后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0),两个所述第三转轴(20)相离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6),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术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