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02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性足底刺激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结构以及冲刺激结构,其中,支架结构包括足部区和腿部区,足部区和腿部区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且足部区和腿部区呈L型或可调整至呈L型;冲刺激结构包括伸缩刺激杆和驱动装置,伸缩刺激杆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伸缩刺激杆分布在足部区上,驱动装置能带动伸缩刺激杆伸出以施力于患者的足底;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束缚带,束缚带与支架结构相连接,束缚带用于将支架结构限定在患者的足部以及小腿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实现连续性的足底刺激,能刺激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以用于减少患者觉醒时间。以用于减少患者觉醒时间。以用于减少患者觉醒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足底刺激促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反射检查过程中,浅反射检查中的跖反射检查通常是通过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来判断。通过持续足底刺激,既可以判断患者浅反射的情况,也能避免患者肌肉或关节萎缩,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促进可逆状态脑细胞功能恢复,减少患者觉醒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性足底刺激的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包括支架结构以及冲刺激结构,其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足部区和腿部区,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且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呈L型或可调整至呈L型;所述冲刺激结构包括伸缩刺激杆和驱动装置,所述伸缩刺激杆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刺激杆分布在所述足部区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伸缩刺激杆伸出以施力于患者的足底;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与所述支架结构相连接,所述束缚带用于将支架结构限定在患者的足部以及小腿部上;当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转动连接时,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连接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当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打开至L状时,所述弹性装置呈弹性拉伸状态。
[0006]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区与患者相配合的一侧铺设有软垫;或者,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气囊和鼓气泵,所述气囊与所述鼓气泵相连接,所述气囊铺设在所述腿部区与患者相配合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所述腿部区相连接,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在所述足部区上的位置可调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带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足部区的侧部设置有挂环且所述挂环沿所述足部区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挂钩与所述挂环相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所述腿部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足部区相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足部区并通过按扣连接在所述弹性带的中部区域上,且所述弹性带与所述弹性带的中部区域相连接的一端在所述弹性带中部区域的位置可调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所述腿部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足部区相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腿部区、另一端穿过所述足部区,且
所述弹性带的两端通过按扣相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端在所述弹性带另一端上的位置可调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足部区设置有足垫,所述足垫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伸缩刺激杆伸出对应的所述配合孔,所述伸缩刺激杆的顶部呈半球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足部区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向上弯曲;所述腿部区竖直方向的两侧向所述腿部区与患者相配合的一侧弯曲。
[0013]进一步地,所述足部区和所述腿部区上均设置有所述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或日字扣。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结构为塑料材质。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能够提供连续性的足底刺激,能刺激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以用于减少患者觉醒时间。另外,足部区和腿部区可以转动连接,当足部区和腿部区转动连接,在不使用足底刺激促醒装置时,足部区和腿部区处于折叠状态,便于足底刺激促醒装置的收纳;当使用足底刺激促醒装置时,足部区和腿部区打开至L状,此时,弹性装置呈弹性拉伸状态,并配合束缚带,将足部区和腿部区分别限定在患者的足部以及小腿部上。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足部区;2

腿部区;3

伸缩刺激杆;4

束缚带;5

软垫;6

足垫;7

弹性带;8

挂钩;9

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脑卒中所致脑组织损伤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脑卒中后意识障碍的发生与脑皮质、脑干以及轴索损伤等因素相关。此时,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显著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的触觉、听觉和温痛觉感官刺激敏感性,这类刺激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网状结构活动并能提高脑细胞供血及血液循环,促进可逆状态脑细胞功能恢复,减少患者觉醒时间。
[0023]本技术提供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通过电源开关键,打开后能提供持续不断的足底刺激,预防足下垂,还能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当足底刺激投射至大脑皮层后,调动大
脑皮质潜在能力,促进大脑皮质抑制状态的改变,促进脑细胞供血供氧的改善,促使神经功能重组和大脑皮层功能的复常。
[0024]实施例1: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包括支架结构以及冲刺激结构,其中,支架结构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材质,支架结构包括足部区1和腿部区2,足部区1和腿部区2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且足部区1和腿部区2呈L型或可调整至呈L型,以用于与人体足部和小腿部相匹配;冲刺激结构包括伸缩刺激杆3和驱动装置,伸缩刺激杆3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伸缩刺激杆3分布在足部区1上,驱动装置能带动伸缩刺激杆3伸出以施力于患者的足底;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束缚带4,束缚带4与支架结构相连接,束缚带4用于将支架结构限定在患者的足部以及小腿部上,以便于对患者的足底实施刺激。通过电源开关键,启动驱动装置,通过伸缩刺激杆3施力于患者的足底,以提供足底刺激。
[0026]当足部区1和腿部区2转动连接时(两者可以通过转轴相连接),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连接足部区1和腿部区2,当足部区1和腿部区2打开至L状时,弹性装置呈弹性拉伸状态。在不使用足底刺激促醒装置时,足部区1和腿部区2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结构以及冲刺激结构,其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足部区(1)和腿部区(2),所述足部区(1)和所述腿部区(2)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且所述足部区(1)和所述腿部区(2)呈L型或可调整至呈L型;所述冲刺激结构包括伸缩刺激杆(3)和驱动装置,所述伸缩刺激杆(3)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刺激杆(3)分布在所述足部区(1)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带动所述伸缩刺激杆(3)伸出以施力于患者的足底;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束缚带(4),所述束缚带(4)与所述支架结构相连接,所述束缚带(4)用于将支架结构限定在患者的足部以及小腿部上;当所述足部区(1)和所述腿部区(2)转动连接时,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连接所述足部区(1)和所述腿部区(2),当所述足部区(1)和所述腿部区(2)打开至L状时,所述弹性装置呈弹性拉伸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区(2)与患者相配合的一侧铺设有软垫(5);或者,所述足底刺激促醒装置还包括气囊和鼓气泵,所述气囊与所述鼓气泵相连接,所述气囊铺设在所述腿部区(2)与患者相配合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带(7),所述弹性带(7)的一端与所述腿部区(2)相连接,所述弹性带(7)的另一端在所述足部区(1)上的位置可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底刺激促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7)的一端设置有挂钩(8),所述足部区(1)的侧部设置有挂环(9)且所述挂环(9)沿所述足部区(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艳军胡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